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 D.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14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A.招聘
  • B.续聘
  • C.解聘
  • D.不聘
  • E.辞聘
15

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  )。

  • A.生存性
  • B.娱乐性
  • C.竞争性
  • D.技能性
  • E.教育性
16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 A.委员会制
  • B.直线式
  • C.参谋制
  • D.职能式
  • E.直线职能式
17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
  • B.重视学生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立发现
  • C.学校即社会
  • D.以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
  • E.教育即学生经验的持续不断的增长
18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 D.教育是对文化的延续
  •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19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 A.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传统
  • C.学校仪式
  • D.学校物质硬件
  • E.学校规章
20

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  )原则。

  • A.统一要求
  • B.因地制宜
  • C.分类指导
  • D.按需施教
  • E.学用结合
21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

  • A.作出判断评价
  • B.信息传递
  • C.控制
  • D.激励
  • E.情感交流
22

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的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

  • A.课程的价值
  • B.课程的根本目的
  • C.课程的主要任务
  •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 E.课程的基本结构
23

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是(  )。

  • A.凯洛夫
  • B.苏霍姆林斯基
  • C.马卡连柯
  • D.赞可夫
24

强调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构建简明知识体系的是(  )。

  • A.结构化策略
  • B.问题化策略
  • C.方法型策略
  • D.综合型策略
25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 B.生产关系
  • C.生产力
  • D.生活方式
26

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  )聘任。

  • A.国家教育部
  • B.省级教委
  • C.地市一级教育局
  • D.县级教育局
27

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 B.科举制
  • C.录用制
  • D.任免制
29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内容改革
  • B.方法改革
  • C.课程改革
  • D.途径改革
31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  )。

  • A.遗传的相互作用
  • B.成熟的相互作用
  • C.环境的相互作用
  • D.教师的相互作用
32

制定教学策略的首要依据是(  )。

  • A.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
  • B.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 C.教材、教学设施和设备
  • D.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33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4

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关系是(  )。

  •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
  • B.同步进行 
  • C.二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 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36

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

  • A.发展性功能
  • B.个体性功能
  • C.教育性功能
  • D.社会性功能
37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提出的根据是人发展的(  )。

  • A.个别差异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38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爱弥儿》
  • D.《普通教育学》
39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

  • A.班级常规管理
  • B.班级民主管理
  • C.班级平行管理
  • D.班级目标管理
40

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  )。

  • A.活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 B.认知技能和智力技能
  • C.认知技能和活动技能
  • D.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41

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争,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 A.知识与能力
  •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C.分科与综合
  • D.知识与思想
42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A.教育方针
  • B.教育政策
  • C.教育目的
  • D.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