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 A.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 C.对个性的理解
  • D.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 E.对集体的看法
12

德育对智育、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  )。

  • A.动机作用
  • B.方向作用
  •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 D.提升智慧
  •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14

教学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 

  • A.传递文化
  •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 C.构成文化本体
  •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15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  )。

  • A.实施精英教育
  • B.强调价值取向的社会和个体发展要求
  • C.注重手段的更新
  • D.进行科学教育
  • E.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16

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

  • A.主观法
  • B.客观法
  • C.实验
  • D.经验法
  • E.活动分析法
17

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 A.生物遗传 
  • B.选择经验 
  • C.社会实践 
  • D.教育 
18

(  )是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

  • A.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 B.教育实体的出现
  • C.学校的产生
  • D.学制的建立;
19

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 A.省级课程
  • B.地级课程
  • C.县级课程
  • D.学校课程
20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22

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

  •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B.康德的《论教育》
  •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D.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23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布置批改作业
  • D.成绩考评
25

为了分班、分组的目的所进行的测验是(  )。

  • A.形成性测验
  • B.诊断性测验
  • C.总结性测验
  • D.安置性测验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27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 A.教育规律
  • B.教育价值
  • C.教育现象
  • D.教育问题
28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29

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的是(  )。 

  • A.达尔文 
  • B.培根 
  • C.苏格拉底 
  • D.赫尔巴特 
30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 B.格赛尔
  • C.华生
  • D.霍尔
31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

  • A.夸美纽斯
  • B.康德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32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 A.课程类型
  • B.教学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科书
33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

  • A.培养社会精英
  • B.提高人口素质
  • C.促进社会发展 
  •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
34

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教学制
  • C.分组教学制
  • D.能力分组制
35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  )。

  • A.法人
  • B.监督人
  • C.辅导员
  • D.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