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3

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

  • A.双向作用
  • B.指导作用
  • C.重要作用
  • D.决定作用
24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  )。

  • A.新授课和巩固课
  • B.讲授课和练习课
  • C.单一课和综合课
  •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7

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0

《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1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

  • A.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31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活动
  • B.沟通
  • C.教劳结合
  • D.协调
3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的提出是在党的(  )。

  • A.十二大
  • B.十三大
  • C.十四大
  • D.十五大
33

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 B.癸卯学制 
  • C.壬戌学制 
  • D.壬子癸丑学制 
34

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  ),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 A.记忆知识
  • B.“发现”知识
  • C.积累知识
  • D.搜集知识
35

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  )。

  • A.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B.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36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  )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 A.基础因素
  • B.智能
  • C.思维
  • D.能力因素
37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9

最早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是(  )。

  • A.康德
  • B.培根
  • C.夸美纽斯
  • D.赫尔巴特
40

直观的具体手段一般有(  )。 

  • A.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 B.实物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 C.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挂图直观 
  • D.模象直观、挂图直观、语言直观 
41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 B.《论演说家的培养》
  • C.《普通教育学》
  • D.《民本主义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