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A级》预测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教育影响可以分解为(  )

  • A.教育目的
  • B.教育媒体
  • C.教育内容
  • D.教育手段
  • E.教育制度
14

普通中小学的教育目的包括    (  )

  • A.劳动技术教育 
  • B.美育
  • C.智育 
  • D.德育
  • E.体育
15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  )

  • A.认知领域
  • B.能力领域
  • C.情意领域
  • D.行为领域
  • E.表达领域
16

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

  • A.学习
  • B.练习
  • C.座右铭
  • D.立志
  • E.慎独
17

在当代出现了哪几种课程形式?(  )

  • A.融合课程
  • B.相关课程
  • C.核心课程
  • D.广域课程
  • E.活动课程
19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 A.关键
  • B.基础
  • C.途径
  • D.内容
20

以问题为核心将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师小组连续教学的课程是(  )

  • A.广域课程 
  • B.核心课程 
  • C.相关课程 
  • D.融合课程
2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  )

  • A.主要方法 
  • B.特殊方法 
  • C.唯一方法 
  • D.重要方法
22

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是(  )

  • A.必修课 
  • B.选修课
  • C.活动课 
  • D.社会活动
24

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期,指的是    (  ) 

  • A.受教育者 
  • B.教育影响 
  • C.管理者 
  • D.教育者
25

什么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  )

  • A.教育内容 
  • B.教育目标
  • C.教育目的 
  • D.教育方针 
26

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  )

  • A.范例教学法 
  • B.设计教学法 
  • C.五段教学法
  • D.结构化教学法和发现学习模式
27

教育目标一般分为三大类,即包括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  )

  • A.情意领域 
  • B.心理领域
  • C.审美领域 
  • D.思想领域
28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的特点所决定的。(  )

  • A.劳动手段 
  • B.劳动对象
  • C.劳动方式 
  • D.劳动内容
29

下列哪一项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

  • A.科技 
  • B.政治
  • C.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 
  • D.文化
31

动作技能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 C.定向,分解,熟练
  • D.分解,定位,熟练
32

教育发展阶段上,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是哪一个阶段的教育?(  )

  • A.远古教育 
  • B.21世纪教育
  • C.现代教育
  • D.古代教育
33

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    (  )

  • A.教员角色
  • B.管理者角色
  • C. 心理医生角色
  • D.领导者角色
34

德育的本质特征在于德育是培养人的    (  )

  • A.品德的活动
  • B.美感的活动
  • C. 情感的活动
  • D.意志的活动
35

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因为学生身心的    (  )

  •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36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一是教师与所教班组集体的关系知觉,二是(  ) 

  • A.教师与所教学科的关系知觉 
  • B.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的关系知觉 
  • C.教师与优秀学生的关系知觉
  • D.教师与所教年级的关系知觉
37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哪一种关系使师生关系具有明显的私人性质?(  )

  • A.工作关系
  • B.非正式关系
  • C.情感关系
  • D.认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