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启发性原则
- 9
-
教育问题
- 10
-
班级上课制
- 11
-
物质环境
- 12
-
义务教育
- 13
-
教育目标可以分为 ( )
- A.认知领域
- B.能力领域
- C.情意领域
- D.行为领域
- E.表达领域
- A.要坚持经常联系
- B.双方都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 C. 教师与家长联系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
- D.隐瞒孩子的一些不正常表现
- E.不让孩子参与两者的谈话
- A.接纳感受
- B.善于发问
- C.鼓励
- D.赞赏
- E.接纳意见
- A.劳动任务复杂
- B.劳动对象复杂
- C.综合运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 D.体力劳动过度
- E.脑力劳动过度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 B.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 D.学生是能动的人
- E.学生是教育者
- A.花盆效应
- B.同伴影响
- C.期待效应
- D.教学成效
- A.选择阶段
- B.领会阶段
- C.应用阶段
- D.保持阶段
- A.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的教育方针
- B.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 C.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教育目的
- D.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目的
- A.专业化
- B.非规范化
- C.规范化
- D.非专业化
- A.教育问题
- B.教育行为
- C. 教育规律
- D.教育发展
- A.运用知识
- B.领会知识
- C.引起学习动机
- D.巩固知识
- A.教育目的
- B. 教育理论
- C.教育思想
- D.教育价值
- A.参观法
- B.读书指导法
- C.练习法
- D.自学法
- A.言行一致
- B.衣着整洁
- C.举止端庄
- D.谈吐文雅
- A.知识
- B.品德
- C.能力
- D.技能
- A.复杂性
- B.示范性
- C.长期性
- D.创造性
- 29
-
李林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按《中学生守则》办事,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做到 上课不再迟到了。可是冬天天一冷,李林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又迟到了。 所以,对李林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应当重点在于提高其 ( )
- A.道德认识水平
- B.道德行为水平
- C. 道德意志水平
- D.道德情感水平
- A.座右铭的重要性
- B.自我批评的重要性
- C.学习的重要性
- D.立志的重要性
- A.分析教学任务
- B.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 C.安排课程表
- D. 组织教学活动
- A.道尔顿制
- B.班级上课制
- C. 大班教学制
- D.小班教学制
- A.民主型
- B.依赖型
- C.对立型
- D.自由放任型
- A.生产性
- B. 商品性
- C.民主性
- D. 科学性
- A.布鲁姆
- B.赞可夫
- C.布鲁纳
- D.杜威
- A.传授知识
- B. 发展个性
- C.培养智能
- D. 形成技能
- A.英语角
- B.课内辅导
- C.课外辅导
- D.特长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