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四川省教师资格《教育学A级》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可以分为(  )

  • A.单一课
  • B.讲授课
  • C.演示课
  • D.练习课
  • E. 复习课
14

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发展性
  • B.民主性
  • C.科学性
  • D.生产性
  • E.商品性
15

加拿大学者柏恩博士认为个体的人格结构一般有PAC三态,即    (  ) 

  • A.青少年态 
  • B.老年态 
  • C.父母态
  • D.成人态 
  • E.儿童态
16

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包括(  )

  • A.片面追求升学率
  • B.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
  • C.学校升学率高
  • 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
  • E.修养的重要性
17

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

  • A.了解学生的需要
  • B.建立教室常规
  • C.建立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
  • D.建积极的师生关系
  • E.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
18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自我教育
  • B.修养
  • C.锻炼
  • D. 榜样及示范
19

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体或团体都是(  )

  • A.教育者 
  • B.教育因素
  • C.教育主体 
  • D.教育指导者
20

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完成教育任务而发生的关系是    (  )

  • A.工作关系
  • B.非正式关系
  • C.正式关系
  • D.组织关系
21

孔子提出了解学生应“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体现了    (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 C.疏导原则
  •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22

课堂播放教学法主要有两种,它们分别是演播法和    (  )

  • A.现场直播法 
  • B.程序教学法 
  • C.插播法
  • D.录制播放法
23

促进系统发展的最重要的机制是(  )

  • A.激励机制
  • B.淘汰机制
  • C.协作机制
  • D.竞争机制
25

学校教育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 B.封建社会初期
  • C.奴隶社会末期
  • D.奴隶社会初期
26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 A.教育影响
  • B.教育功能
  • C.教育目的
  • D.教育属性
27

若师生问感情关系表现为课堂气氛淡漠,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  )

  • A.依赖型 
  • B.民主型
  • C.自由放任型 
  • D.对立型
28

课堂教学中的第二课堂是    (  )

  • A.传统的室内课堂教学形式
  • B.新兴的课外教学形式
  • C. 培养特长的教学形式
  • D.X语教学形式
29

俗话说“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这句话体现了家庭教育中    (  )

  • 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 B.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 C.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 D. 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33

我国《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A.1990年
  • B.1993年
  • C.1994年
  • D.1995年
34

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设讨
  • C.教学大纲 
  • D.教材
36

下列哪一项是校风中的中心?(  )

  • A.学风和教风
  • B.学生作风
  • C.领导作风
  • D.教师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