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测试题(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什么?(  )[不定项选择题]

  • A.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 B.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
  • C.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 D.学校制度现代化
3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什么?(  )[单选题]

  • A.教师素质现代化
  • B.教学手段现代化
  • C.学生观念现代化
  • D.教学制度现代化
19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20

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 A.教学目的
  • B.课的具体任务
  • C.学科特点
  • D.教学内容
22

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

  • A.孟子
  • B.荀子
  • C.威尔逊
  • D.格赛尔
  • E.洛克
23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  )。

  • A.政治课教学
  • B.班主任工作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24

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指(  )。

  • A.传递和深化文化
  • B.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
  • C.构成文化本体
  • D.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 E.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25

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 B.知识广博
  •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 D.富有个性
  • E.改善实践
26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

  •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 C.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 D.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 E.要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27

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制度文化
  • C.学生文化
  • D.学校精神文化
  • E.传统文化
28

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

  • A.准备好问题
  •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D.善于启发诱导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30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31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  )。

  • A.自由发展
  • B.自主发展
  • C.自愿发展
  • D.自动发展
32

一般来说,教师所扮演的职业角色不包括(  )。

  • A.朋友角色
  • B.示范者角色
  • C.研究者角色
  • D.服务者角色
33

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  )。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34

教育目的本质是(  )。

  • A.培养社会精英
  • B.提高人口素质
  • C.促进社会发展
  • D.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入
35

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 A.成熟
  • B.遗传素质
  • C.环境
  • D.教育
37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 A.交往
  • B.学习
  • C.课堂
  • D.课外活动
39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40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思想政治教育
  • C.课外活动
  • D.教学
41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提出教学目的
  • B.选择教学方法
  • C.涉及教学进程
  • D.规划板书内容
42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43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后勤工作
  • B.管理工作
  • C.教学工作
  • D.科研工作
44

“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

  • A.直观性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启发性原则
  • D.循序渐进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