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测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李老师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不定项选择题]

  • A.设置教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 B.要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
  • C.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 D.引起学生想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3

针对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你认为这位老师应当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不定项选择题]

  • A.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
  • B.改变学生的学习环境
  • C.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 D.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19

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斯宾塞
  • E.赞可夫
20

锻炼法的方式有(  )。

  • A.练习
  • B.制度
  • C.委托任务
  • D.组织活动
  • E.托物言志
22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A.招聘
  • B.续聘
  • C.解聘
  • D.不聘
  • E.辞聘
23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

  • A.认识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制度成分
24

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理性成分
25

孔子的教育主张包括(  )。

  • A.兼爱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有教无类
  • D.教学相长
  • E.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6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义务教育
  • C.普及教育
  • D.制度化教育
  • E.非制度化教育
27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

  • A.研究型课程
  • B.知识性课程
  • C.技能性课程
  • D.基础型课程
  • E.拓展型课程
28

教师可通过(  )等方法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 A.讲清道理
  • B.树立榜样
  • C.严格要求
  • D.召开班会
  • E.反复实践
30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 A.严格要求
  • B.培养舆论
  • C.耐心引导
  • D.保持教师的绝对权威
  • E.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31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社会性质
32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B.全面了解学生
  • C.培养优良的班风
  •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4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36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 A.启发式教学
  •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 C.因材施教
  •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7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 A.思想德育
  • B.政治思想
  • C.思想品德
  • D.政治品德
38

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  )的提出。

  • A.教育价值
  • B.教育规律
  • C.教育问题
  • D.教育现象
40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注意力
  • B.观察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41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 A.德鲁克
  • B.马卡连柯
  • C.杜威
  • D.布鲁纳
42

人的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

  • A.活动性
  • B.目的性
  • C.实践性
  • D.预期性
43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法国
44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培育“四有”新人
  • C.促进社会的发展
  •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