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21

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 A.教学目的
  • B.课的具体任务
  • C.学科特点
  • D.教学内容
22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
  • B.教育投资
  • C.领导者的意志
  •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E.文化发展水平
23

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其具体体现在(  )。

  • A.目的是培养统治人才
  • B.对象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 C.内容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 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
  • E.方法是体罚和机械练习
24

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 A.新授课
  • B.实验课
  • C.巩固课
  • D.练习课
  • E.演示课
25

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 B.教育的世俗化
  •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 D.教育的终身化
  •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6

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7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8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以儿童为中心
  •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30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
31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32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

  • A.洛克
  • B.斯宾塞
  • C.赫尔巴特
  • D.杜威
3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促使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学校教育
  • B.高新技术的应用
  • C.科学理论的产生
  • D.完善的社会制度
34

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 A.实现目标的途径
  •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35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荀子
  • C.孟子
  • D.墨子
37

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其明显不足在于(  )。

  • 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 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
  • 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 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41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思想政治教育
  • C.课外活动
  • D.课堂教学
42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

  • A.布鲁纳
  • B.康德
  • C.杜威
  • D.卢梭
43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

  •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 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 D.评定学生操行
44

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  )

  • A.美德是否可教
  • B.教学的教育性
  • 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
  • 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