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有(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22

德育的构成包括(  )。

  • A.道德教育
  • B.政治教育
  • C.思想教育
  • D.法治教育
  • E.心理健康教育
24

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25

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  )。

  • A.科学性原则
  • B.民主性原则
  • C.自觉性原则
  • D.整体性原则
26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义务教育
  • C.普及教育
  • D.制度化教育
  • E.非制度化教育
27

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个体本位论
  • B.社会本位论
  • C.资本主义制度
  • D.社会主义制度
  •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8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30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 A.班级环境布置
  •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 C.班级制度与规范
  • D.教师与个别学生的亲密关系
3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  )。

  • A.道德素质教育
  • B.思想素质教育
  • C.政治素质教育
  • D.心理素质教育
32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劳动方式个体性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34

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  )

  • A.智育等于教学
  • B.创造性思维即发散思维
  • C.进行美育即实施素质教育
  • D.智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
38

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 A.英国
  • B.美国
  • C.德国
  • D.法国
39

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 A.1957年
  • B.1982年
  • C.1986年
  • D.1990年
40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42

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教育技巧。

  • A.教育理论
  • B.教育手段
  • C.教育思想
  • D.思想品质
44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