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德育内容
  • D.德育目标
  • E.德育方法
21

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

  • A.培根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斯宾塞
  • E.赞可夫
22

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  )。

  • A.学生固定
  • B.教师固定
  • C.内容固定
  • D.时间固定
  • E.场所固定
23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D.是班级的教育者
  •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4

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

  • A.导向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直观性原则
  •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5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26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28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我国的政治政策
  • B.我国的教育方针
  • C.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
  • D.恩格斯个人发展学说
29

难题提供了试题的(  )信息。

  • A.错误率
  • B.通过率
  • C.平均通过率
  • D.平均错误率
30

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  )。

  • A.《论语》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理想国》
31

(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A.生产力
  • B.政治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32

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 B.互访
  • C.家长会
  • D.家长委员会
33

(  )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A.教案
  • B.课时计划
  • C.教学方法
  • D.课题计划
34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 A.潜在性
  • B.现实性
  • C.特殊性
  • D.可塑性
35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36

“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

  • A.网络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大会教育
37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

  •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 B.培育“四有”新人
  • C.促进社会的发展
  • 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38

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

  • A.管理学生权
  • B.科研学术活动权
  • C.民主管理权
  • D.教育教学权
39

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是(  )。

  • A.中国古代的《学记》
  • B.古代印度的《吠陀》
  • C.柏拉图的《理想国》
  •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