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第 23 题 班级管理的原则主要有(  )。

  • A.科学性原则
  • B.民主性原则
  • C.自觉性原则
  • D.整体性原则
21

第 24 题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对课程进行分类,可分为(  )。

  • A.研究型课程
  • B.知识性课程
  • C.技能性课程
  • D.基础型课程
  • E.拓展型课程
22

第 25 题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方面。

  • A.认识的间接性
  • B.认识的交往性
  • C.认识的目的性
  • D.认识的有效性
  • E.认识的教育性
23

第 22 题 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那个阶段的具体体现在(  )。

  •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
  • 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 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
  • 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
  • E.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
24

第 21 题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

  • A.认识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制度成分
25

第 20 题 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

  • A.对学生的研究
  • B.对教师的研究
  • C.对社会的研究
  • D.对学科的研究
  • E.对教材的研究
26

第 19 题 教师的科研活动权包括(  )。

  • A.有权发表自己的观点
  • B.有权决定是否参加学术团体
  • C.有权确定科研课题的科研方法
  • D.有权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
  • E.有权为改善实践而研究
27

第 17 题 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 A.前制度化教育
  • B.义务教育
  • C.普及教育
  • D.制度化教育
  • E.非制度化教育
28

第 18 题 课的类型是根据(  )来确定的。

  • A.教学目的
  • B.课的具体任务
  • C.学科特点
  • D.教学内容
29

第 16 题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

  •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 B.坚持性善论
  •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 E.倡导民主德育观
32

第 12 题 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  )体现出来。

  • A.课程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育目标
  • D.培养目标
33

第 11 题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5

第 10 题 关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 B.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 C.教学方式可以被运用于方法,它本身也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 D.教学方法是一连串的有目的的活动,它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
36

第 9 题 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  )。

  • A.任课教师
  • B.班主任
  • C.教导处
  • D.校长
38

第 8 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 A.示范者角色
  • B.授业解惑者角色
  • C.传道者角色
  • D.研究者角色
41

第 5 题 “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

  • A.教育万能论
  • B.环境决定论
  • C.多因素作用论
  • D.遗传决定论
42

第 2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
43

第 3 题 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 A.实现目标的途径
  •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