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第 24 题 班级授课制的五个固定是指(  )。

  • A.学生固定
  • B.教师固定
  • C.内容固定
  • D.时间固定
  • E.场所固定
22

第 23 题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以儿童为中心
  •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3

第 25 题 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  )。

  •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 B.因材施教
  • C.学生机会均等
  • D.责任明确
  • E.分层管理
24

第 22 题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道尔顿制
  • E.设计教学法
25

第 21 题 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  )。

  •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 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 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26

第 18 题 学校精神文化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理性成分
27

第 20 题 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 B.教育的世俗化
  •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 D.教育的终身化
  •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29

第 16 题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

  • A.无阶级性
  • B.为生产劳动服务
  • C.在社会生活中进行
  •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 E.在特定场所进行
30

第 17 题 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

  • A.发展方向
  • B.发展原则
  • C.发展结果
  • D.发展速度
  • E.发展阶段
32

第 15 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  )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
  • 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
  • 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
  • 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
33

第 13 题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课外教学
  • C.现场教学
  • D.课堂教学
36

第 9 题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内容改革
  • B.方法改革
  • C.课程改革
  • D.途径改革
37

第 10 题 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 A.面向全体学生
  • B.培养创新精神
  •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9

第 7 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40

第 5 题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的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41

第 6 题 (  )标志着课前的准备,也是上课时的备忘录。

  • A.教案
  • B.课时计划
  • C.教学方法
  • D.课题计划
45

第 1 题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