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专家命题预测(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义务教育阶段利用考试选拔新生、开设重点班,有违( )。 

  • A.教育公平 
  • B.教育民主 
  • C.教育现代化 
  • D.教育终身化 
3

下列符合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是( )。 

  • A.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 B.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 
  • C.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 D.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5

对于像曹某这样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怎样进行教育?( ) 

  • A.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情况 
  • B.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 C.进行赏识教育 
  • D.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教育 
6

下列有关刘老师的做法叙述错误的是( )。 

  • A.体现了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原则 
  • B.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 C.违反了《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 D.体现了家庭和学校相互协调的原则 
7

根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班主任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 B.班主任应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 C.班主任工作应体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 
  • D.班主任有权批评教育学生,对于情形恶劣的可以劝退 
29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 )。 

  • A.独裁的
  • B.民主的 
  • C.权威的 
  • D.放任的 
  • E.自由散漫的 
30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 A.高尔登 
  • B.华生 
  • C.霍尔 
  • D.洛克 
  • E.彪勒 
31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共同的价值取向有( )。 

  • A.以个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据 
  • B.主张尊重受教育者的天性与基本自由权利 
  • C.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其充分发展的重要性 
  • D.完全排斥或否定教育的社会目的 
  • E.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造就个人 
32

考试主要包括( )。 

  • A.命题 
  • B.区分 
  • C.监考 
  • D.阅卷 
  • E.批改 
33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阶级性 
  • B.道统性 
  • C.专制性 
  • D.多样性 
  • E.刻板性 
34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 

  • A.准备阶段 
  • B.酝酿阶段 
  • C.明朗阶段 
  • D.验证阶段 
  • E.观察阶段 
35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 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36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 )。 

  • A.上课 
  • B.作业 
  • C.练习 
  • D.辅导 
  • E.课外活动 
37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 )。 

  • A.必要的规章制度
  • B.正确的班级舆论 
  • C.共同的生活准则 
  • D.优良的班级传统 
  • E.一定的活动节律 
38

德育的形式有( )。 

  • A.家庭德育 
  • B.学校德育 
  • C.区域德育 
  • D.社会德育 
  • E.民族德育 
39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状况 
  • B.教育现象 
  • C.教育特征 
  • D.教育问题 
  • E.教育规律 
40

杜威的“三中心”理论是指( ) 

  • A.学生中心 
  • B.生活中心 
  • C.活动中心 
  • D.课堂中心 
  • E.教师中心 
41

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的活动。 

  • A.发展智力 
  • B.发展体力 
  • C.陶冶品德 
  • D.陶冶美感 
  • E.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42

学校文化由( )构成。 

  • A.观念文化 
  • B.物质文化 
  • C.设施文化 
  • D.环境文化 
  • E.规范文化 
43

依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技能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 E.研究型课程 
44

普通中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是( )。 

  • A.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 B.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 D.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 E.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45

学生文化的特征有( )。 

  • A.过渡性 
  • B.非正式性 
  • C.整合性 
  • D.多样性 
  • E.互补性 
46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方面。 

  • A.认识的间接性 
  • B.认识的交往性 
  • C.认识的目的性 
  • D.认识的有效性 
  • E.认识的教育性 
47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制度成分 
48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 )。 

  • A.备课 
  • B.上课 
  •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D.课外辅导 
  • E.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49

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教育问题的是( )。 

  • A.杨贤江 
  • B.蔡元培 
  • C.李大钊 
  • D.王道俊 
50

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 )。 

  • A.内容 
  • B.结构 
  • C.层次 
  • D.方法 
51

在现代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是( )。 

  • A.应用学科 
  • B.新兴学科 
  • C.基础学科 
  • D.边缘学科 
52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 

  • A.根本目的 
  • B.主要任务 
  • C.基本任务 
  • D.辅助目的 
53

( )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文化发展 
54

“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 )。 

  • 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 C.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 D.教育无目的论 
55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 A.德育内容上 
  • B.德育规律上 
  • C.德育原则上 
  • D.德育方法上 
57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 

  • A.科学知识 
  • B.信息技术 
  • C.文化发展 
  • D.政治体制 
58

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一种是( )的领导方式。 

  • A.“学生中心” 
  • B.“教师中心” 
  • C.“德育中心” 
  • D.“集体中心” 
59

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顺序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60

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 

  • A.旧时不合理的劳动分工 
  •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化 
  • C.社会生产力水平 
  • D.科技水平不均衡 
61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 A.直观性 
  • B.启发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62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 A.教学规律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原则 
  • D.教学任务 
63

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 )。 

  • A.常规管理 
  • B.平行管理 
  • C.民主管理 
  • D.目标管理 
64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 A.部分与整体 
  • B.后者包括前者 
  • C.整体与部分 
  • D.前者包括后者 
6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锻炼法 
  • C.陶冶法 
  • D.榜样示范法 
66

( )是教师教学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 A.备课 
  • B.上课 
  • C.课外辅导 
  • D.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67

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文化的( )。 

  • A.特征 
  • B.表象 
  • C.核心 
  • D.内容 
68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69

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 

  • A.行为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经验主义 
  • D.人文主义 
70

学生最重要的权利是( )。 

  • A.人身自由权 
  • B.受教育权 
  • C.人格尊严权 
  • D.隐私权 
71

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说明了( )。 

  • A.遗传的重要性 
  • 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D.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72

教学是( )。 

  • A.教师教的活动 
  • B.学生学的活动 
  • 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 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73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杜威 
74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情景教学法 
  • D.欣赏教学法 
75

道家主张教育要( )。 

  • A.“有教无类” 
  • B.“非攻” 
  •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 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6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放任型和( )。 

  • A.专制型 
  • B.指导型 
  • C.民主型 
  • D.溺爱型 
77

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的教育家是( )。 

  • A.斯宾塞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裴斯泰洛齐 
78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 

  • A.权利 
  • B.威严 
  • C.权威 
  • D.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