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江西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专家命题预测(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双基”是什么?( ) 

  • A.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 C.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

伊里奇主张( )。 

  • A.非正规教育观念 
  • B.学生中心理论 
  • C.启发式教学 
  • D.非学校化观念 
3

下列能够体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是( )。 

  • A.只要一个人活着,学习就不停止,除非因为他不运用学习的能力以致学习能力衰退 
  • B.温故而知新 
  • C.活到老,学到老 
  • D.有教无类 
4

结合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毛没有成为数学家,却成为了著名的作家,这说明了教不如不教 
  • B.案例中教师的行为侵犯了三毛的人格尊严权 
  • C.教师教育应注意方法 
  • D.严师出高徒,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5

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面对同样的问题,你会如何处理?( ) 

  • A.了解三毛,多与三毛沟通 
  • B.肯定三毛的成绩,同时指出问题 
  • C.指出三毛的优点,并加以引导 
  • D.帮助三毛发现自己的潜能 
7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 题。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个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l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案例中,台湾作家三毛有错误吗?( ) 

  • A.有 
  • B.没有 
  • C.不知道 
  • D.无所谓 
8

三毛离开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 A.教师粗暴的教育方式 
  • B.产生厌学心理 
  • C.自身心理脆弱 
  • D.自尊心受挫 
28

“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的特点是( )。 

  •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 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 
  • E.课程外在于学习者,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30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31

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 )。 

  • A.有效控制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 B.加速个体发展 
  •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 E.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32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经典的观点有( )。 

  • A.神话起源说 
  • B.教育生物起源说 
  • C.教育心理起源说 
  • D.教育劳动起源说 
  • E.以上几种都是 
33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 )。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B.教学研究计划 
  • C.课题计划 
  • D.教具制作计划 
  • E.课时计划 
34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将课程分为( )。 

  • A.国家课程 
  • B.学科课程 
  • C.地方课程 
  • D.研究型课程 
  • E.学校课程 
35

一般地讲,评价教师一堂课优秀与否的标准有( )。 

  • A.教学目的的明确性 
  • B.教学内容的正确性 
  • C.教学方法的适当性 
  • D.教学过程是否紧凑 
  • E.学生主体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36

讲授法可分为( )等方式。 

  • A.讲述 
  • B.解答 
  • C.讲解 
  • D.演练 
  • E.讲演 
37

说服的方法包括( )。 

  • A.讲解 
  • B.谈话 
  • C.报告 
  • D.讨论 
  • E.参观 
38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 

  • A.发展性原则 
  • B.客观性原则 
  • C.系统性原则 
  •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E.教育性原则 
39

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 A.发展性研究 
  • B.评价性研究 
  • C.基础性研究 
  • D.预测性研究 
  • E.应用性研究 
40

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 E.布置课外作业 
41

教师批改作业的方式有哪些?( ) 

  • A.全面批改 
  • B.重点批改 
  • C.轮流批改 
  • D.当面批改 
  • E.指导学生批改 
42

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订?( ) 

  • A.教育目的 
  • B.生产力发展水平 
  • C.儿童的年龄特征 
  • D.教师实际水平 
  • E.家庭的教养方式 
43

教师的地位应包括( )。 

  • A.班级地位 
  • B.学校地位 
  • C.经济地位 
  • D.政治地位 
  • E.文化地位 
44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 )。 

  • A.耐心周到 
  • B.过分挑剔 
  • C.主观偏心 
  • D.有责任心 
  • E.有幽默感 
45

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 )。 

  • A.干预与服从 
  • B.责任与义务 
  • C.教育与被教育 
  • D.管理与被管理 
  • E.监护与被监护 
46

“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孟子 
  • B.华生 
  • C.威尔逊 
  • D.洛克 
  • E.格塞尔 
47

国家为保证学生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 

  • 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机会 
  • B.关注贫困生,设立帮困基金 
  • C.关注残疾生,设立特殊教育机构 
  • D.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 E.限制体罚学生 
48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经历了( )阶段。 

  • A.感知运算水平 
  • B.前运算水平 
  • C.具体运算水平 
  • D.形式运算水平 
  • E.形象运算水平 
49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 

  • A.生产力 
  • B.政治经济制度 
  • C.文化 
  • D.科学技术 
50

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 

  • A.校园文化 
  • B.学生文化 
  • C.教师文化 
  • D.活动文化 
51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 A.交往 
  • B.学习 
  • C.课堂 
  • D.课外活动 
52

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 A.15世纪末的欧洲 
  • B.16世纪的欧洲 
  • C.15世纪末的中国 
  • D.16世纪的中国、 
53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 

  • A.练习法 
  • B.讲授法 
  • C.谈话法 
  • D.讨论法 
54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方法改革 
  • B.观念改革 
  • C.课程改革 
  • D.内容改革 
55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著作( )中。 

  • A.《大教学论》 
  • B.《教育漫话》 
  • C.《普通教育学》 
  • D.《林哈德与葛笃德》 
56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在做中学”的是( )。 

  • A.布鲁纳 
  • B.康德 
  • C.杜威 
  • D.卢梭 
57

心理学家是根据身心发展的( )规律提出发展关键期的概念的。 

  • A.顺序性 
  • B.阶段性 
  • C.不平衡性 
  • D.互补性 
58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59

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 )属性的人。 

  • A.自然 
  • B.社会 
  • C.实践 
  • D.现实 
60

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中,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 A.教学规则 
  • B.教学规范 
  • C.教学原则 
  • D.教学规律 
61

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科书 
  • D.教学参考书 
6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两个特殊性是指( )。 

  • A.顺序性和发展性 
  • B.社会实践性和阶段性 
  • C.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 D.不平衡性和均衡性 
63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 A.外铄论 
  • B.内发论 
  • C.遗传决定论 
  •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64

教师不得有谩骂、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因为学生享有( )。 

  • A.身心健康权 
  • B.人身自由权 
  • C.人格尊严权 
  • D.隐私权 
65

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很高。 

  • A.难度 
  • B.信度 
  • C.效度 
  • D.区分度 
67

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属于( )。 

  • A.学科课程 
  • B.活动课程 
  • C.综合课程 
  • D.经验课程 
68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9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71

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 )。 

  • A.军事体育 
  • B.体操训练 
  • C.文雅教育 
  • D.文法教育 
72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条件 
  • B.前提 
  • C.任务 
  • D.途径 
74

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 

  • A.校训 
  • B.校规 
  • C.办学思想 
  • D.校风 
75

在集体发展的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 

  • 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 
  • 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 
  • 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 
76

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 

  • A.洋务运动的推行 
  • B.废科举,兴学校 
  • 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 
  • D.北洋大学的创建 
77

( )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 A.讲义 
  • B.提纲 
  • C.教学参考书 
  • D.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