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内容现代化
  • C.教育管理现代化
  •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 E.教师素质现代化
13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 A.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
  •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 E.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
14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凯兴斯坦纳
  • B.卢梭
  • C.福禄培尔
  • D.小原国芳
  • E.裴斯泰洛齐
15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 A.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传统
  • C.学校仪式
  • D.学校物质硬件
  • E.学校规章
21

为了更好地选用天下人才,隋唐后建立了(  )。

  • A.聘任制度
  • B.科举制
  • C.录用制
  • D.任免制
23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  )文化。

  • A.精神或观念
  • B.物质环境
  • C.建筑与设计
  • D.自然生态
25

人口的职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

  • A.专业结构
  • B.布局结构
  • C.层次结构
  • D.需求结构
2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指(  )。

  • A.个人在脑力上的自由发展
  • B.德、智、体和谐发展
  • C.个人知识和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
  • D.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28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 A.泰勒
  • B.夸美纽斯
  • C.裴斯泰洛齐
  • D.凯洛夫
29

(  )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A.教育方针
  • B.教育政策
  • C.教育理论
  • D.教育问题
30

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 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1

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卢梭
  • B.凯兴斯坦纳
  • C.涂尔干
  • D.沛西
32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 A.课程类型
  • B.教学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科书
34

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的是(  )。

  • A.达尔文
  • B.培根
  • C.苏格拉底
  • D.赫尔巴特
35

“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 A.并列的
  • B.递进的
  • C.互补的
  •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37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

  • A.教学大纲
  • B.课程计划
  • C.教科书
  • D.教学指导书
39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校(  )。

  • A.德育方法与内容的矛盾
  • B.学生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 C.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 D.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40

中学高级、一级教师职务聘任由(  )聘任。

  • A.国家教育部
  • B.省级教委
  • C.地市一级教育局
  • D.县级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