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六(高级中学)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教师公正的内容包括( )

  • A.尊重学生的人格
  • B.坚持真理
  • C.秉公办事
  • D.奖罚分明
36

下列有关教师为人师表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

  • A.为人师表具有鲜明的示范性
  • B.为人师表具有突出的严谨性
  • C.为人师表具有较弱的激励性
  • D.为人师表缺乏可操作性
37

班级管理法主要有( )

  • A.说服教育法
  • B.榜样示范法
  • C.活动教育法
  • D.情境陶冶法
38

学习的心理实质是(  )

  • A.学习表现为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 B.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 C.变化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 D.动物不存在学习行为
39

课堂观察法中目视法可以分为(  )

  • A.扫视法
  • B.巡视法
  • C.注视法
  • D.凝视法
40

课堂对话的特点有(  )

  • A.民主性
  • B.生成性
  • C.多边性
  • D.开放性
41

谈话法的形式主要有(  )

  • A.传授新知识的启发谈话
  • B.巩固检查以往知识的复习谈话
  • C.在参观、实习或实验前后进行的指导性和总结性谈话
  • D.找同学进行思想教育的谈话
42

班级授课组织的形式有( )

  • A.全班上课
  • B.班内分组上课
  • C.班内个别上课
  • D.一对一上课
43

态度和品德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 )

  • A.社会认可度不同
  • B.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 C.体现的经济价值不同
  • D.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44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著名论断有(  )

  • A.教劳结合是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
  • B.教劳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 C.教劳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 D.教劳结合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
45

教师要通过媒体向学生传达信息,构成互动,就要遵循(  )

  • A.共同经验原理
  • B.抽象经验原理
  • C.重复经验原理
  • D.信息来源原理
46

传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是(  )

  • A.秧田形
  • B.马蹄形
  • C.圆形
  • D.弧形
47

教育政策一经指定和公布,在一定时期内(  )

  • A.可以随意变动
  • B.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
  • C.不能随意变动,应保持相对的稳定
  • D.不能有任何改动
48

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49

下列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选择性
  • B.理解性
  • C.易变性
  • D.整体性
51

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包括(  )

  • A.全班上课
  • B.集体实习
  • C.班内分组教学
  • D.班内个别教学
52

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  )

  • A.班级教学
  • B.自主辅导式教学
  • C.学生自学
  • D.开放式教学
53

教师基本功中的三笔字不包括(  )

  • A.钢笔
  • B.毛笔
  • C.粉笔
  • D.圆珠笔
56

我国义务教育应当坚持(  )

  • A.以国家办学为主
  • B.以企事业办学为主
  • C.以学校办学为主
  • D.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
58

依照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

  • A.14周岁
  • B.年满14周岁不满l6周岁
  • C.年满16周岁不满l7周岁
  • D.不满18周岁
59

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是(  )

  • A.自我成就感
  • B.自信心
  • C.自我效能感
  • D.自我强化
61

下列不属于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必须遵守的是(  )

  • A.要体现民主性的原则
  • B.具有有效性及成效性
  • C.具有持续性
  • D.具有笼统性
63

适合于测量“综合”“评价”两级认知目标的测试题是(  )

  • A.客观性试题
  • B.主观性试题
  • C.口头试题
  • D.笔试试题
64

“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反映了(  )

  • A.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
  • B.学校课程逐步发展的现代教学方法
  • C.注入式的古代教学方法
  • D.等待开发的未来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