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二(高级中学)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5

共青团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有( )

  • A.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
  • B.增添团组织的活力
  • C.教育广大团员
  • D.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
36

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其特点是(  )

  • A.主管恒定
  • B.诉讼专属
  • C.被告举证
  • D.不得调解
37

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表现在(  )

  • A.激励作用
  • B.调控作用
  • C.媒介作用
  • D.预测作用
38

按照完成作业行为方式的不同,可以把作业分为(  )

  • A.口头作业
  • B.书面作业
  • C.观察作业
  • D.实践作业
39

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包括(  )

  • A.明确与规范
  • B.提高与改进
  • C.约束与激励
  • D.平衡、协调与稳定
41

共青团活动的内容有( )

  • A.教育和科技类活动
  • B.生产和公益类活动
  • C.组织类活动
  • D.文娱和体育类活动
42

教师热爱学生的作用表现在(  )

  • A.得到学生及家长的馈赠
  • B.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 C.爱学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
  • D.爱学生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基础
43

提高教学1:3语技能的途径有(  )

  • A.提高内在修养水平
  • B.强化语言外化能力
  • C.在实践中进行训练
  • D.勤看文学作品
44

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是( )

  • A.常规管理
  • B.科学管理
  • C.学生管理
  • D.校级管理
45

(  )是以学校内部教学工作为评价对象的。

  • A.宏观评价
  • B.中观评价
  • C.微观评价
  • D.三者都不是
46

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是(  )

  • A.办学自主性
  • B.财产独立性
  • C.机构公益性
  • D.教学的组织性
47

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课外活动
  • B.教学活动
  • C.班主任活动
  • D.实践活动
49

下列有关听课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听课者在听课之前不必设定具体的目的和任务
  • B.听课是教师、教研人员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
  • C.听课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性活动,但是影响听课活动的主观因素很多
  • D.听课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业务部门检查、指导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50

教师只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而不发表任何评论的倾听是(  )

  • A.介入型倾听
  • B.非介入型倾听
  • C.身势倾听
  • D.非语言倾听
52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 A.概念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53

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 A.教师和学生
  • B.教师和教科书
  • C.学生和教科书
  • D.教学内容和手段
54

( )是班级文化的灵魂文化。

  • A.制度文化
  • B.精神文化
  • C.行为文化
  • D.道德文化
55

历史上尚未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化教学
  • B.集体教学
  • C.综合类教学
  • D.新普多教学
56

根据主体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 C.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57

关于讨论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学生独立地阅读材料、收集资料,并进行群体性的讨论
  • B.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
  • C.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 D.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5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  )

  • A.教师所在地的政府机关
  • B.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 C.教师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
  • D.教师所在地的教育督导机构
59

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
  • B.杜威、洛克、赫尔巴特
  • C.杜威、孔德
  • D.涂尔干、赫尔巴特
60

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广的方法是(  )

  • A.谈话法
  • B.讨论法
  • C.讲授法
  • D.读书指导法
61

下列关于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关系的简述中错误的是(  )

  • A.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
  • B.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 C.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 D.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保证
62

检查学生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把握程度的提问是(  )

  • A.回忆提问
  • B.理解提问
  • C.应用提问
  • D.综合提问
63

中学高年级中,最好的教学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制
  • B.分组教学
  • C.个别教学
  • D.特朗普制
64

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理论依据是(  )

  • A.经典性条件作用
  • B.操作性条件作用
  • C.精神分析理论
  • D.认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