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
教育目的
- 9
-
学科课程
- 10
-
教育目的
- 11
-
教育
- 12
-
教师的“教员”角色
-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 B.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规范化学习
- D.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 E.学生是能动的人
- A.片面追求升学率
- B.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
- C.修养的重要性
- D.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牢靠
- E.学校升学率高
- 15
-
素质教育的特点包括( )
- A.素质教育必须整体化
- B.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 C.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具有
- D.涉及家庭、学校与社会及学生个人等综合影响因素
- E.学校升学率高
- 16
-
教学设计包括( )
- A.教学目标
- B.教学策略
- C.教学媒体
- D.教学实施
- E.教学评价
- A.教育目的
- B.教育内容
- C.教育制度
- D.教育方法
- E.教育媒体
- A.学校教育的影响
- B.家庭教育的影响
- C.社会教育的影响
- D.自我教育的影响
- A.创造性
- B.长期性
- C.科学性
- D.复杂性
- A.明确的教学目标
- B.含糊的教学目标
- C.难以实现的教学目标
- D.教育目标
- A.学会生存
- B.学会分析
- C.学会学习
- D.学会思考
- A.培养目标
- B.教育目的
- C.教育目标
- D.课程目标
- A.非独立性
- B.贫乏性
- C.无阶级性
- D.等级性
- A.工作关系
- B.组织关系
- C.正式关系
- D.非正式关系
- A.非权势
- B.交往技能
- C.真诚
- D.积极相待
- A.小学生
- B.初中生
- C.高中生
- D.大学生
- A.陶器
- B.手工工具
- C.现代化技术
- D.玉器
- A.依赖型师生关系
- B.自由放任型师生关系
- C.民主型师生关系
- D.对立型师生关系
- A.循序渐进
- B.因材施教
- C.理论联系实际
- D.启发性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长效性
- A.花盆效应
- B.同伴影响
- C.期待效应
- D.教学成效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B.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D.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育影响
- D.教师
- A.教员
- B.领导者
- C.人类灵魂工程师
- D.心理医生
- A.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统一
- B.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 C.形式与实质统一
- D.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统一
- A.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了解和影响的深刻性
- B.家庭群体中教育和生活的统一性
- C.家庭群体中交往接触的密切性
- D.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维性
- A.1990年
- B.1993年
- C.1994年
- D.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