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A级》命题预测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3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是(  )

  • A.课时分配
  • B.学科顺序
  • C.学年编制
  • D.学科设置
  • E.学周安排
14

在当代出现了哪几种课程形式?(  )

  • A.融合课程
  • B.相关课程
  • C.核心课程
  • D.广域课程
  • E.活动课程
15

道德评价能力的一般过程是(  )

  • A.从他律到自律
  • 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
  • C.从他人到自我
  • D.从片面到全面
  • E.从自律到他律
16

教师职业情感中,促进的教育态度,主要表现为(  )

  • A.理解学生
  • B.积极的自我意识
  • C.克服优柔寡断
  • D.教育的期待
  • E.与学生和谐相处
17

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包括(  )


服务功能

教育功能

宣传功能

经济功能

协调功能


  • A.从他律到自律
  • B.从客观效果到内在动机
  • C.从他人到自我
  • D.从片面到全面
  • E.从自律到他律
19

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强调的是(  )

  • A.环境的作用
  • B.教育的作用
  • C.遗传的作用
  • D.个体的主观能动陛的作用
20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 A.教学工作
  • B.德育工作
  • C.班主任工作
  • D.教书育人
21

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角色是(  )

  • A.教员
  • B.心理医生
  • C.榜样
  • D.研究者
22

教师的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

  • A.教师职业的出现
  • 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 C.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
  • D.教育立法的规定
23

在受教育者的整个素质结构中占统治地位的素质是(  )

  • A.思想政治素质
  • B.道德素质
  • C.文化素质
  • D.生理素质
24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知觉表现为两种,一是教师与所教班组集体的关系知觉,二是(  )

  • A.教师与所教学科的关系知觉
  • B.教师与某个学生个体的关系知觉
  • C.教师与优秀学生的关系知觉
  • D.教师与所教年级的关系知觉
25

动作技能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

  • A.定向,分解,熟练,定位
  • B.定向,分解,定位,熟练
  • C.定向,分解,熟练
  • D.分解,定位,熟练
26

中国采用班级上课制始于1862年于北京开办的(  )

  • A.京师大学堂
  • B.京师同文馆
  • C.北京大学
  • D.清华大学
27

对教师而言,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是(  )

  • A.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
  • B.备课、上课、评价、课后辅导
  • C.预习、上课、巩固、练习
  • D.预习、联想、系统、练习
31

课外活动是(  )

  • A.正规的教育活动
  • B.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 C.不能按正规与非正规划分课外活动
  • D.既有正规的教育活动也有非正规的教育活动
34

加涅认为教学过程的首要因素是(  )

  • A.提出教学目标
  • B.引起学生的注意
  • C.唤起已有经验
  • D.指导学生学习
35

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  )

  • A.范例教学法
  • B.设计教学法
  • C.五段教学法
  • D.结构化教学法和发现学习模式
36

教学过程中的首要因素是(  )

  • A.引起学生注意
  • B.指导学生学习
  • C.提供教材内容
  • D.提出教学目标
37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

  • A.“培养”与“推动”
  • B.“共性”与“个性”
  • C.“影响”与“干预”
  • D.“制约”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