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

  • A.制度文化   
  • B.活动文化 
  • C.学校环境文化   
  • D.设施文化 
  • E.形态和体系文化
2

泰勒原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

  •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
  •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
3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阶级性   
  • D.民族性
  • E.继承性
4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是(  )。

  • A.学生中心
  • B.教师中心
  • C.教材中心
  • D.课堂中心
  • E.环境中心
5

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  )。

  • A.教育政策的制定
  • B.教育制度的建立
  • C.教育内容的确立
  • D.教育方法的选择
  • E.教育效果的评价
6

多项选择题下列关于《学记》的教育思想描述正确的是(  )。 

  • A.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 
  • C.主张启发式教学   
  • D.要求教学要循序渐进 
  • E.提倡“有教无类”
7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
  •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D.教育者自身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8

德育教育的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

  • A.坚持性善论,主张儿童是德育的主体
  • B.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D.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 E.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
9

中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包括(  )。

  • A.讨论法   
  • B.练习法
  • C.谈话法   
  • D.讲授法
  • E.实验法
11

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分组教学
  • D.道尔顿制
  • E.设计教学法
27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提出教学目标
  • B.选择教学方法
  • C.设计教学进程
  • D.规划板书的内容
28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 A.夸美纽斯   
  • B.洛克  
  • C.杜威   
  • D.赫尔巴特 
29

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包括(  )。

  • A.学习权
  • B.人格尊严权
  • C.公正评价权
  • D.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30

课程评价中的CIPP模式是指(  )。

  • A.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 B.泰勒模式
  • C.目标评价模式   
  • D.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31

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 A.小学阶段 
  • B.初中阶段
  • C.高中阶段
  • D.大学阶段
32

单项选择题教育的终身化是(  )的特点。

  • A.古代教育
  • B.近代教育
  • C.20世纪以后的教育
  • D.后工业社会教育
34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B.全面了解学生
  • C.培养优良的班风
  •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5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36

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

  • A.学校精神文化
  • B.学校物质文化
  • C.学校组织和制度
  • D.学生亚文化
37

美育即(  )。

  • A.审美教育
  • B.美术教育
  • C.艺术教育
  • D.美学教育
38

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  )。

  • A.布鲁纳 《教育过程》
  • B.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 C.赞可夫 《教学与发展》
  • D.凯洛夫 《教育学》
39

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

  • A.《宪法》   
  • B.《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D.《义务教育法》
40

单项选择题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中庸》   
  • B.《礼记》   
  • C.《论语》   
  • D.《学记》
41

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  )。

  • A.必要条件   
  • B.前提条件   
  • C.基本途径   
  • D.必要手段
43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 B.生产领域的应用
  • C.学校教育   
  • D.市场推广
44

单项选择题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政治经济制度 
  • C.上层建筑   
  • D.科学技术
45

学生文化的特征具有(  )。

  • A.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 B.过渡性、非正式性、单一性
  • C.直接性、非正式性、多样性
  • D.过渡性、正式性、多样性
46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 A.练习法   
  • B.演示法
  • C.实验法   
  • D.发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