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  )。

  • A.教学方法的选择
  • 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 C.学生的学习质量
  • D.教师的教学质量
  • E.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2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

校园文化包括(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精神文化
  • C.学校制度文化
  • D.学校环境文化
  • E.学生亚文化
4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弗洛伊德
  • B.华生
  • C.孟子
  • D.荀子
  • E.洛克
5

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  )。

  • A.新授课   
  • B.巩固课
  • C.技能课   
  • D.检查课
  • E.练习课
6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认识并发展自身潜能 
  • 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7

多项选择题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  )。

  • A.前学校
  • B.前社会教育机构
  • C.学校
  • D.社会教育机构
  • E.高等学校
9

教师可通过(  )方面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 A.讲清道理
  • B.树立榜样
  • C.严格要求
  • D.召开班会
  • E.反复实践
10

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  )。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 B.教学研究计划
  • C.课题计划
  • D.教具制作计划
  • E.课时计划
27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

  • A.课程实施   
  • B.教学过程   
  • C.课程评价  
  • D.课程标准
28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是(  )。

  • A.社会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
  • B.生产领域的应用
  • C.学校教育
  • D.市场推广
29

决定教育目的的是(  )。

  • A.家长
  • B.学校
  • C.政治经济制度 
  • D.文化传统
30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 B.《政治学》
  • C.《论演说家的教育》
  • D.《民本主义与教育》
31

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  )的。


学校

学生

国家

教师


  • A.家长
  • B.学校
  • C.政治经济制度 
  • D.文化传统
33

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 A.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 B.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 C.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 D.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34

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

  • A.《中庸》
  • B.《礼记》
  • C.《论语》
  • D.《学记》
36

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

  • A.内容型策略   
  • B.形式型策略
  • C.方法型策略   
  • D.综合型策略
38

“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  )的特点

  • A.网络教育
  • B.学校教育
  • C.社会教育
  • D.大众教育
39

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是(  )。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学方案
  • D.教学策略
40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学记》
  • B.《中庸》
  • C.《孟子》
  • D.《大学》
41

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  )。

  • A.物质文化
  • B.制度文化
  • C.教师文化
  • D.学生文化
43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小班教学   
  • C.班级授课制   
  • D.复式教学
44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 A.传递文化知识
  • B.发展生产力
  • C.发展教育制度
  • D.培养人
45

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称为(  )。

  • A.教育目的   
  • B.教学目标
  • C.培养目标   
  • D.教学要求
46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 A.现实性   
  • B.必然性   
  • C.可能性   
  • D.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