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斯密斯
- B. 泰勒
- C. 科尔伯格
- D. 皮亚杰
- A. 注意力
- B. 观察力
- C. 想象力
- D. 思维力
- A. “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
- B. 非指导性教学法
- C. 暗示教学法
- D. 程序教学法
- A. 省级课程
- B. 地级课程
- C. 县级课程
- D. 学校课程
- A. 柏拉图
- B. 亚里士多德
- C. 昆体良
- D. 苏格拉底
- A. 知情
- B. 知行
- C. 意行
- D. 知意
- A.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B.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 C.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D. 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 A. 课程实施
- B. 教学过程
- C. 课程评价
- D. 课程标准
- 36
-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 ( )
- A. 全面化
- B. 制度化
- C. 体制化
- D. 系统化
- A. 神话起源说
- B. 生物起源说
- C. 心理起源说
- D. 劳动起源说
- A. 1949
- B. 1950
- C. 1951
- D. 1952
- A. 诊断性评价
- B. 形成性评价
- C. 绝对性评价
- D. 相对性评价
- A. 斯密斯
- B. 泰勒
- C. 科尔伯格
- D. 皮亚杰
- A. 实践与理论统一
- B. 做学统一
- C.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
- D. 研究与教学统一
- A. 讲授法
- B. 谈话法
- C. 讨论法
- D. 练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