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冲刺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

  • A. 疏导原则
  • B. 因材施教原则
  • C. 导向性原则
  •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23

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就是(  )

  • A. 方法型策略
  • B. 形式型策略
  • C. 内容型策略
  • D. 综合型策略
25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在实际教学中。有单一课和综合课之分,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一门学科应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 B. 一单元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 C. 一周课程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 D. 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类型数
26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

  • A. 授受关系
  • B. 平等关系
  • C. 促进关系
  • D. 交往关系
28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29

学校组织的艺术团队活动是属于(  )

  • A. 基础型课程
  • B. 拓展型课程
  • C. 研究型课程
  • D. 工具型课程
31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 A.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 B. 替代的关系
  • C. 主客体的关系
  • D. 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2

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指的是(  ).

  • A. 教育目的
  • B. 课程目标
  • C. 教学目标
  • D. 培养目标
33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问题是(  )

  • A. 价值取向问题
  • B. 个人发展问题
  • C. 思想方法问题
  • D. 社会发展问题
34

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划分依据是(  )

  • A. 课程制定者
  • B. 课程任务
  • C. 课程目标
  • D. 课程内容
3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教学原则

  • A. 循序渐进
  • B. 启发性
  • C. 因材施教
  • D. 巩固性
38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来认识客观世界的(  )

  • A. 间接经验
  • B. 直接经验
  • C. 生活经验
  • D. 生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