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21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

  • A.个体的器官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
  • B.人的先天素质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
  • C.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为一定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 D.成熟在高级心理活动中起到作用
  • E.成熟决定了个体受教育的内容
22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是( )。

  • A.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 B.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 C.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 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23

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包括( )。

  • A.取消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B.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思想
  • C.提倡教育结果的均等
  • D.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
  • E.教育自由化
24

校园文化可以细分成(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制度文化
  • C.学生文化
  • D.学校精神文化
  • E.传统文化
25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 )。

  • A.道德意志
  • B.道德情感
  • C.道德认识
  • D.道德行为
26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 A.年龄影响力
  • B.性别影响力
  • C.个性影响力
  • D.学术影响力
27

伯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 A.班级授课
  • B.设计教学法
  • C.道尔顿制
  • D.分组教学
28

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

  • A.熟悉教材
  • B.分析教材
  • C.概括教材
  • D.理解教材
30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的表现。

  • A.课程是知识
  • B.课程是经验
  • C.课程是活动
  • D.课程是项目
31

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 )提出的。

  • A.德鲁克
  • B.马卡连柯
  • C.杜威
  • D.布鲁纳
33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的矛盾
  • D.社会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晶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34

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

  • A.提出教学目的
  • B.选择教学方
  • C.涉及教学进程
  • D.规划板书内容
35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 A.备好课
  • B.上好课
  •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D.课外辅导
37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 A.遗传因素
  • B.环境因素
  • C.学校教育
  • D.个体因素
38

(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A.生产力
  • B.政治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39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鲁纳
  • B.赞可夫
  • C.舒尔茨
  • D.皮亚杰
40

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

  • A.1957年
  • B.1982年
  • C.1986年
  • D.1990年
41

“为人师表”是说教师必须具备( )。

  • A.专业意识
  • B.专业态度
  • C.专业技能
  • D.专业品质
42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孔子
  • B.荀子
  • C.孟子
  • D.墨子
43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44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 A.六艺
  • B.八股文
  • C.自然科学
  • D.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