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冲刺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3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包括(  )。

  • A.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 B. 学生特点
  • C.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 D. 学校的要求
24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上。

  • A. 教学思想  
  • B. 教学内容   
  • C. 教学方法   
  • D. 教学手段
25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 A. 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  
  • B. 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 C.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6

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

  • A. 教育者、受教育者
  • B.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 C.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 D. 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27

下列哪个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

  • A. 乌里
  • B. 梅伊曼
  • C. 瓦斯凯
  • D. 克伯屈
28

单项选择题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  )。

  • A. 民主平等关系   
  • B. 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 C. 授受关系   
  • D. 主导与服从关系
30

心理断乳期是指(  )。

  • A. 幼儿期   
  • B. 儿童期 
  • C. 少年期   
  • D. 青年期 
31

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教育家是(  )。

  • A. 杜威   
  • B. 赫尔巴特
  • C. 凯洛夫  
  • D. 夸美纽斯
32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组织的教育著作是(  )。

  • A.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 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 C.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 D.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34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

  • A. 传道者角色   
  • B. 示范者角色
  • C. 授业、解惑者角色   
  • D. 研究者角色
35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

  • A. 环境  
  • B. 遗传   
  • C. 教育   
  • D. 社会活动
37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 一致的,可以等同
  • B. 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 相互促进的关系
  • D. 相互包容的关系
38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

  • A. 《大教学论》
  • B. 《普通教育学》
  •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 D. 《民本主义与教育》
39

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B.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40

单项选择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中。

  • A. 《学记》   
  • B. 《大学》   
  • C. 《论语》
  • D. 《春秋》
42

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正确的叙述是(  )。

  • A. 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 B. 一般来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 C. 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目用百分制较方便
  • D. 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