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冲刺试卷(二)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2

对正常发育的学生来说,遗传素质对他的身心发展(  )。

  • A. 不起决定作用   
  • B. 起导向作用 
  • C. 起决定作用   
  • D. 起一般作用 
23

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  )。

  • A. 对教材的研究
  • B. 对教法的研究
  • C. 对学科的研究
  • D.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26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A. 素质教育
  • B.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C. 应试教育
  • D. 著名学者的学说
27

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

  • A. 确定方法
  • B. 确定内容
  • C. 确定目标
  • D. 确定标准
28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 A. 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 B. 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 C. 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 D.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9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 A.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 B.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C. 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 D. 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30

“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 A. 认知模式   
  • B. 体谅模式
  • C. 价值澄清模式   
  • D. 社会模仿模式
31

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

  • A. 班主任工作   
  • B. 政治课教学
  • C. 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 D. 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活动
32

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

  • A. 目标评价模式   
  • B.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 C.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D. 发展性评价模式
33

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 A. 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 B. 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 C. 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 D. 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34

(  )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 A. 学习
  • B. 同伴交往
  • C. 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 D. 课外活动
36

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  )。

  • A. 教育目的
  • B. 课程  
  • C. 教育评价
  • D. 教学
37

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

  • A. 《宪法》   
  • B. 《义务教育法》 
  • C. 《教师法》
  • D. 《教育法》
38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 A. 德育内容上   
  • B. 德育方法上
  • C. 德育过程上   
  • D. 德育规律上
39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 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 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4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 A. 说服教育法
  • B. 锻炼法
  • C. 陶冶法
  • D. 榜样法
42

单项选择题义务教育的实施在(  )之后。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 B. 第二次工业革命
  • C. 第三次工业革命
  • D. 第四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