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最后突破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该教师是如何成功地处理此事的?(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个性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 B.与学生谈话从学习的形容笑的词语开始到对该学生在课堂上笑的形容,再到这样的笑所包含的不道德成分,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C.整个过程教师尊重客观事实,没有武断地作出判断
  • D.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始终以平等、诚恳的态度引导学生的自我觉悟、反省,未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4

新课改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 [不定项选择题]

查看材料

  • A.更新教育观念
  • B.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
  • C.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 D.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0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A.招聘
  • B.续聘
  • C.解聘
  • D.不聘
  • E.辞聘
21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体现这一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 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 D.无歧视原则
  • E.保护儿童原则
23

锻炼法的方式有( )。

  • A.练习
  • B.制度
  • C.委托任务
  • D.组织活动
  • E.托物言志
24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25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 )。

  • A.以教师为中心
  • B.以儿童为中心
  • C.在人格上,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
  • D.在社会道德上,师生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 E.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26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27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 B.制约教育的结构
  • C.制约教育的内容
  •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28

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 A.模仿性
  • B.意识性
  • C.规律性
  • D.社会性
  • E.复杂性
30

下列描述属于“网络教育”特点的有( )。

  • A.“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 B.兴趣选择
  • C.跨年龄段教育
  • D.跨时空教育
32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 A.教学思想管理
  • B.常规管理
  • C.教学质量管理
  •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36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 )。

  • A.斯巴达教育
  • B.雅典教育
  • C.教会学校
  • D.实科教育
37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研究型课程
  • D.技能型课程
38

设计教学法的创立者是( )。

  • A.杜威
  • B.布鲁纳
  • C.克伯屈
  • D.赫尔巴特
42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思维能力的培养
  • B.创新能力的培养
  • C.想象能力的培养
  • D.实践能力的培养
44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

  • A.导人、详述和汇总
  • B.导人、分析和汇总
  • C.分析、详述和总结
  • D.分析、质疑和总结
45

“循序渐进”原则是( )提出的。

  • A.孔子
  • B.朱熹
  • C.陶行知
  • D.孟子
4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内容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家访
  • C.转化后进生
  •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8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 A.生产力
  • B.科学技术
  • C.文化
  • D.政治经济制度
49

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 )。

  • A.家庭教育
  • B.社区教育
  • C.发明创造
  • D.学校教育
51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52

下列哪种观点是智者派的观点?( )

  • A.努力追求道德的卓越、生活的明智和行为的理性
  • B.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
  • C.教育目的是培养思路清晰、充满理性和真理的政治家
  • D.强调美德、道德和忠诚
53

( )的学制类型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

  • A.分支学制
  • B.多轨学制
  • C.单轨学制
  • D.双轨学制
55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体现。

  • A.公益性
  • B.生产性
  • C.未来性
  • D.终身性
56

学生的诸因素( )统一发展,是德育的重要规律。

  • A.德、智、体、美
  • B.知、情、意、行
  • C.德、才、个性
  • D.胸襟见地
57

班级授课制的首行时代是( )。

  • A.15世纪末的欧洲
  • B.16世纪的欧洲
  • C.15世纪末的中国
  • D.16世纪的中国
58

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 )。

  • A.权利平等
  • B.义务平等
  • C.知识平等
  • D.人格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