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前预测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9

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的制定具有(  )。

  • A.定向作用
  • B.决定作用
  • C.影响作用
  • D.促进作用
30

“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个别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31

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

  • A.克伯屈
  • B.伯克赫斯特
  • C.道尔顿
  • D.布鲁纳
32

为班级授课制奠定理论基础的教育学著作是(  )。

  • A.《爱弥尔》
  • B.《大教学论》
  • C.《普通教育学》
  • D.《学记》
33

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 A.遗传
  • B.环境
  • C.教育
  •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5

最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学形式是(  )。

  • A.现场教学
  • B.复式教学
  • C.分组教学
  • D.个别教学
36

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意识形态
  • C.执政党
  • D.政治经济制度
37

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生产力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38

能对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发生影响的因素是(  )。

  • A.科学技术
  • B.政治经济制度
  • C.生产力
  • D.文化
39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

  • A.现实性
  • B.潜在性
  • C.可塑性
  • D.普遍性
42

素质教育是面向(  )的教育。

  • A.全体教师
  • B.全体学生
  • C.全社会成员
  • D.全部个体
45

衡量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 A.教育任务
  • B.教育目的
  • C.教育内容
  • D.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