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将课程分为(  )。

  • A.国家课程
  • B.学科课程
  • C.地方课程
  • D.研究型课程
  • E.学校课程
12

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还可分为(  )。

  • A.直线式
  • B.分支平行式
  • C.螺旋式
  • D.圆周式
  • E.综合式
13

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  )。

  • A.新授课
  • B.巩固课
  • C.技能课
  • D.检查课
  • E.练习课
14

教师可通过(  )方面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

  • A.讲清道理
  • B.树立榜样
  • C.严格要求
  • D.召开班会
  • E.反复实践
15

文艺复兴后,很多人文主义思想家都很重视教育问题,其中有代表性的如(  )等人。

  • A.意大利的维多里诺
  • B.尼德兰的伊拉斯谟
  • C.德国的赫尔巴特
  • D.捷克的夸美纽斯
  • E.法国的拉伯雷和蒙田
16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 A.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 B.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C.班级组织的教育者
  • D.班级制度的执行者
  • E.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17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

  • A.认知成分
  • B.情感成分
  • C.价值成分
  • D.理想成分
  • E.制度成分
18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与近代的(  )。

  • A.前学校
  • B.前社会教育机构
  • C.学校
  • D.社会教育机构
  • E.高等学校
19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主要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德育内容
  • D.德育原则
  • E.德育方法
20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

  • A.《学记》
  • B.《中庸》
  • C.《孟子》
  • D.《大学》
21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20世纪(  )。

  • A.50年代以后
  • B.60年代以后
  • C.70年代以后
  • D.80年代以后
22

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 A.性别差异
  •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 E.个体恩维方式的差异
23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 A.是一致的,可以等同
  •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 C.相互促进的关系
  • D.相互包容的关系
26

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 B.探究一研讨法
  • 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 D.暗示教学法
27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

  • A.部分与整体
  • B.后者包括前者
  • C.整体与部分
  • D.前者被后者包括
30

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 A.探究一研讨法
  • B.发现学习
  • C.暗示教学法
  • 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31

品德是(  )。

  • A.自然现象
  • B.生物现象
  • C.个体现象
  • D.社会现象
32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式教学可以在同一年级内进行
  •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
  • 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同时进行
  •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33

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

  • A.《论语》
  • B.《学记》
  • C.《礼记》
  • D.《论演说家的教育》
34

(  )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 A.个别教学制
  • B.班级授课制
  • C.现场教学
  • D.小组教学
35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

  • A.布卢姆
  • B.布鲁纳
  • C.皮亚杰
  • D.舒尔茨
36

文艺复兴后主张恢复古希腊重视美育的传统的学派是(  )。

  • A.行为主义
  • B.科学主义
  • C.经院主义
  • D.人文主义
37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 A.成熟
  • B.环境
  • C.遗传素质
  • D.教育
38

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最主要贡献的学者是(  )。

  • A.美国的舒尔茨
  • B.前苏联的斯特鲁米林
  • C.中国的于光远
  • D.美国的凯恩斯
40

能改变教育者观念的因素是(  )。

  • A.政治经济制度
  • B.科学技术
  • C.生产力
  • D.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