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有(  )。

  • A.层次性
  • B.综合性
  • C.可操作性
  • D.灵活性
  • E.计划性
13

锻炼法的方式有(  )。

  • A.练习
  • B.制度
  • C.委托任务
  • D.组织活动
  • E.托物言志
14

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  )。

  • A.准备好问题
  •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 D.善于启发诱导
  •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15

教育民主化的内容包括(  )。

  • A.取消教育的等级制、特权制
  • B.实行机会均等的教育
  • C.反对在教育内容中宣扬法西斯主义
  • D.均衡教育资源
  • E.追求教育自由化
16

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有(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7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 B.制约教育的结构
  • C.制约教育的内容
  •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18

“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弗洛伊德
  • B.华生
  • C.孟子
  • D.荀子
  • E.洛克
19

校园文化可细分为(  )。

  • A.学校物质文化
  • B.学校组织文化
  • C.学校精神文化
  • D.教职工文化
  • E.非物质文化
20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21

课程目标的确定依据主要有(  )。

  • A.对学生的研究
  • B.对社会的研究
  • C.对教师的研究
  • D.对学校的研究
  • E.对学科的研究
22

德育应坚持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上应采取(  )。

  • A.示范教育法
  • B.说服教育与适当体罚相结合
  • C.多表扬,少批评
  • D.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24

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  )。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25

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  )。

  • A.校长
  • B.教导主任
  • C.政教主任
  • D.班主任
26

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 A.为谁教
  • B.怎样教
  • C.教什么
  • D.教给谁
28

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  )。

  • A.斯巴达教育
  • B.雅典教育
  • C.教会学校
  • D.实科教育
29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

  • A.赫尔巴特
  • B.卢梭
  • C.柏拉图
  • D.杜威
30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

  • A.人生观教育
  • B.价值观教育
  • C.素质教育
  • D.心理健康教育
32

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  )。

  • A.科学知识
  • B.信息技术
  • C.文化发展
  • D.政治体制
33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 A.上课
  • B.读书和作业
  • C.活动和交往
  • D.谈话和讨论
34

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  )。

  • A.孟禄
  • B.杜威
  • C.利托尔诺
  • D.斯宾塞
35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是德育过程的哪一条规律的体现?(  )

  •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 C.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过程。
  • D.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37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 A.教学工作
  • B.公共关系
  • C.行政工作
  • D.总务工作
38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 C.发展性教学模式
  • D.最优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