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观察
- 10
-
形成性评价(课程)
- 11
-
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 A.行为主体
- B.行为动词
- C.表现水平或标准
- D.情境或条件
- E.教学时间
- 13
-
课程标准
- 14
-
义务教育
-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 C.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 D.教育的终身化
- E.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16
-
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 )
- A.指导性
- B.操作性
- C.预演性
- D.隐含性
- E.难控性
- A.客观性
- B.取向性
- C.任务性
- D.强制性
- E.历史性
- A.独立性
- B.选择性
- C.调控性
- D.创造性
- E.自我意识性
- A.神话起源说
- B.劳动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生物起源说
- A.夸美纽斯
- B.孔德
- C.涂尔于
- D.卢梭
- A.20世纪50年代
- B.20世纪60年代
- C.20世纪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
- A.知识一道德本位的目的观
- B.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
- C.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 D.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
- 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 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 A.示范性
- B.复杂性
- C.创造性
- D.个体性
- A.作用的对象
- B.作用的方向
- C.作用的呈现形式
- D.作用的目的
- A.壬寅学制
- B.癸卯学制
- C.壬子癸丑学制
- D.壬戌学制
- A.教人"求真”、"向善”
- B.教人"学会生存”
- C.实现文化的创新
- D.促进经济发展
- A.神话起源说
- B.生物起源说
- C.心理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 A.卢梭
- B.夸美纽斯
- C.赫尔巴特
- D.康德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 B.教师的专业知识
- C.教师的专业能力
- D.教师的专业自我
- A.教育的隐性功能
- B.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 C.教育的显性功能
- D.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
- A.正向功能
- B.负向功能
- C.显性功能
- D.隐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