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教育理论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六(初级中学)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6

管理者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手段有(  )

  • A.信息的传递
  • B.管理者的控制
  • C.管理者的激励
  • D.情感的交流
37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包括(  )

  • A.教师义务
  • B.教师良心
  • C.教师公正
  • D.教师荣誉
38

职业道德的特征表现在(  )

  • A.稳定性
  • B.具体性
  • C.适用性
  • D.教育性
39

同辈群体形成的因素主要有(  )

  • A.家庭
  • B.情感
  • C.学校
  • D.教育
40

属于智力群体差异的有(  )

  • A.年龄差异
  • B.种族差异
  • C.性别差异
  • D.智力成分差异
41

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 D.相对性评价
42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 A.学习与教学要素
  • B.学习与教学过程
  • C.学生心理过程
  • D.教育与社会发展过程
43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

  • A.教育观念现代化
  • B.教育管理现代化
  • C.教师素质现代化
  • D.教育内容现代化
44

结课的基本要求是(  )

  • A.结课要有针对性
  • B.结课要有全面性和深刻性
  • C.结课要简洁明快
  • D.结课要有趣味性
45

教学强化的类型可以分为(  )

  • A.语言强化
  • B.标志强化
  • C.动作强化
  • D.活动强化
47

按照教育法规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  )

  • A.义务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
  • B.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 C.任意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 D.义务性规范和权利性规范
48

学生做好事时想起了雷锋同志,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内心体验,这种体验称为(  )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 B.想象的道德情感
  • C.伦理的道德情感
  • D.道德情感
50

下列不属于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必须遵守的是(  )

  • A.要体现民主性的原则
  • B.具有有效性及成效性
  • C.具有持续性
  • D.具有笼统性
51

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

  • A.概念学习
  • B.上位学习
  • C.下位学习
  • D.并列结合学习
52

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组称(  )

  • A.外部分组
  • B.内部分组
  • C.跨学科能力分组
  • D.学科能力分组
53

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  )

  •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 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 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 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
55

提高学生教育质量的保证是(  )

  • A.常规管理
  • B.科学管理
  • C.学生管理
  • D.校级管理
57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 A.社会生产力
  • B.上层建筑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
59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特点。

  • A.严格的等级性
  •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 C.教育目标明确
  • D.鲜明的阶级性
62

最经济、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是(  )

  • A.班级教学
  • B.自主辅导式教学
  • C.学生自学
  • D.开放式教学
63

根据主体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 B.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
  • C.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 D.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64

下面(  )是心智技能的三个特点。

  • A.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 B.客观性、内潜性、简缩性
  • C.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 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