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临考终极押密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4

关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

  • A.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
  • B.人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
  • C.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条件
  • D.人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
  • E.环境对人的发展没有影响
26

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  )。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27

班级目标的设计依据(  )。

  • A.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 B.学校的培养目标
  • C.学生的个性特征 
  • D.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 E.班主任的授课领导方式
28

设计教学法的优点在于(  )。

  • A.强调学科内容的科学性 
  • B.有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
  • C.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D.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E.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不高
29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  )来实现。

  • A.教育促进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 B.教育促进社会变革
  • C.教育促进科学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 D.教育对文化的延续
  • E.教育可以提高人的修养
30

近代社会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其表现包括(  )。

  • A.公立教育系统的建立   
  • B.教育的世俗化
  • C.初等义务教育的实施   
  • D.教育的终身化
  • E.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31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2

属于谈话法基本要求的是(  )。

  • A.准备好问题 
  • B.讲究语言艺术
  • C.提问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 D.善于启发诱导
  • E.做好归纳、小结
33

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教育内容    
  • D.教育方法
34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

  • A.备好课 
  • B.上好课
  •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D.课外辅导
35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

  • A.古代印度   
  • B.古代埃及
  • C.古代斯巴达   
  • D.古代雅典
36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学科专业素养
  • B.教育专业素养
  • C.品德专业素养
  • D.职业道德素养
37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多样化
  • C.复杂化
  • D.专门化
39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40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B.全面了解学生
  • C.培养优良的班风 
  •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41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 B.开展了班级工作
  •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42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的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43

人的身心发展是在(  )过程中实现的。

  • A.机体正常发育
  • B.社会实践
  • C.认知能力发展
  • D.思想品德形成
45

外部分组按照学生的(  )来编班。

  • A.年龄 
  • B.发展水平
  • C.知识经验 
  • D.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
46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  )。

  • A.潜在性
  • B.现实性
  • C.特殊性
  • D.可塑性
47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

  • A.《学记》   
  • B.《普通教育学》
  • C.《大教学论》
  • D.《民主主义与教育》
48

(  )以后,文化概念正式进入到人类学家的研究范畴。

  • A.18世纪90年代
  • B.20世纪50年代
  • C.19世纪50年代
  • D.19世纪90年代
49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  )。

  • A.教育的领导权
  • B.受教育的权利
  • C.教育目的的性质
  • D.教育结构的变化
50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52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

  • A.管理能力
  • B.控制能力
  • C.教育能力
  • D.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