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临考终极押密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7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  )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 A.高尚思想 
  • B.模范事迹
  • C.模范行为 
  • D.卓越成就
  • E.道德观点
28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  )。

  • A.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全面发展
  • B.以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 C.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 D.优越的社会制度保证教育有极高的社会效益
  • E.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29

德育过程的结构要素有(  )。

  • A.教育者 
  • B.受教育者
  • C.德育内容 
  • D.德育目标
  • E.德育方法
30

认知模式的特征有(  )。

  • A.人的本质是理性的
  • B.坚持性善论
  • C.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
  • D.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 E.倡导民主德育观
31

备课是教师的课前准备,备课内容包括(  )。

  • A.钻研教材 
  • B.了解学生
  • C.课外辅导 
  • D.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 E.德育训练
32

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 A.时限性 
  • B.具体性
  • C.预测性 
  • D.实际性
  • E.操作性
35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 A.1856年 
  • B.1860年
  • C.1862年
  • D.1866年
36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注意力 
  • B.观察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37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研究型课程 
  • D.技能型课程
38

以下不属于课程目标的依据的是(  )。

  • A.对学生的研究 
  • B.对教师的研究
  • C.对社会的研究 
  • D.对学科的研究
40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八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41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

  • A.教育的性质
  • B.教育的任务
  • C.教育的内容
  • D.教育的规律
43

(  )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A.生产力
  • B.政治制度
  • C.科学技术
  • D.文化
44

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部分是(  )。

  • A.布置课外作业 
  • B.讲授新教材
  • C.检查复习 
  • D.巩固新教材
45

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  )。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学目标
48

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

  • A.教学形式 
  • B.教学原则
  • C.教学策略 
  • D.教学手段
49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

  • A.课程类型 
  • B.教学计划
  • C.教学大纲 
  • D.教科书
50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 A.班级公共财产 
  • B.班级信息
  • C.学生 
  • D.班级资料
51

“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  )。

  • A.赞可夫
  • B.维果斯基
  • C.皮亚杰
  • D.布鲁纳
52

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