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0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

  • 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 D.是班级的教育者
  • E.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2

根据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方法划分课的种类,可分为( )。

  • A.新授课
  • B.实验课
  • C.巩固课
  • D.练习课
  • E.演示课
23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德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24

课程的具体表现包括( )。

  • A.教科书
  • B.课程标准
  • C.各门学科
  • D.课外活动
  • E.教学计划
25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

  • A.有利于教育的原则
  • B.目标一致的原则
  • C.可接受性原则
  • D.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26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

  •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格
  •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7

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 A.交往
  • B.学习
  • C.课堂
  • D.课外活动
28

教学管理的核心是( )。

  • A.教学思想管理
  • B.常规管理
  • C.教学质量管理
  • D.教学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
29

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30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 A.疏导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导向性原则
  •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31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 A.个别教学
  • B.课外教学
  • C.现场教学
  • D.课堂教学
32

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为( )。

  • A.教学任务
  • B.教学内容
  • C.教学规律
  • D.教学原则
33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

  • A.重要力量
  • B.主要力量
  • C.内部动力
  • D.外部动力
34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 A.注意力
  • B.观察力
  • C.思维力
  • D.想象力
35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 B.获得间接经验
  •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37

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B.思想政治教育
  • C.课外活动
  • D.课堂教学
38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 )。

  • A.实践型课程
  • B.研究型课程
  • C.拓展型课程
  • D.知识型课程
41

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 A.创造
  • B.学习
  • C.生殖
  • D.思考
45

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 )。

  • A.学校的产生
  • B.学制的建立
  • C.教育实体的出现
  •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