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0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应做到(  )。

  • A.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
  • B.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 C.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 D.加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 E.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33

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  )。

  • A.《教师资格条例》
  • B.《教育法》
  • C.《宪法》
  • D.《教师法》
  •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34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  )。

  • A.上课
  • B.作业
  • C.练习
  • D.辅导
  • E.课外活动
35

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整体性原则
  • B.可操作性原则
  • C.迁移性原则
  • D.合理性原则
  • E.生理适宜原则
36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 B.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 C.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 E.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37

一般来说,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

  • A.组织教学
  • B.检查复习
  • C.讲授新教材
  • D.巩固新教材
  • E.布置课外作业
38

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要求是(  )。

  • A.因地制宜
  • B.分类指导
  • C.按需施教
  • D.市场导向
  • E.学用结合
39

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 A.性别差异
  •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40

德育的主要途径有(  )。

  • 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C.劳动
  • D.共青团活动
  • E.班主任工作
41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 A.人身自由权
  • B.人格尊严权
  • C.身心健康权
  • D.隐私权
  • E.受教育权
42

教育可以推进科学的(  )。

  • A.系统化
  • B.体制化
  • C.全面化
  • D.多样化
46

对受教育权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政治经济制度
  • D.科学技术
48

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

  • A.开设哪些科目
  • B.学科开设的顺序
  • C.各科教学的时数
  • D.各学科的教学方法
49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 A.课文
  • B.习题
  • C.目录
  • D.图表
50

(  )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 A.课外活动
  • B.教学活动
  • C.实践活动
  • D.团队活动
5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  )。

  • A.《论语》
  • B.《春秋》
  • C.《学记》
  • D.《师说》
53

下列属于道德讨论中“引入提问”的策略是(  )。

  • A.升华性问题
  • B.突出道德争端
  • C.澄清与总结
  • D.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
54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

  • A.哲学观念
  • B.人性假设
  • C.理想人格
  • D.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55

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 A.教学规律
  • B.教学内容
  • C.教学原则
  • D.教学任务
56

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

  • A.确定方法
  • B.确定目标
  • C.确定内容
  • D.确定标准
58

下列关于智育与教学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 B.智育是教学要完成的任务
  • C.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 D.教学就是智育
60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卢梭
  • D.杜威
61

“性善论”和“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

  • A.教育万能论
  • B.环境决定论
  • C.多因素作用论
  • D.遗传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