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32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  )阶段。

  • A.初识
  • B.组建
  • C.形成
  • D.发展
  • E.解体
33

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包括(  )。

  • A.准备阶段
  • B.酝酿阶段
  • C.明朗阶段
  • D.验证阶段
  • E.观察阶段
34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 A.习惯的养成
  • B.学习辅导
  • C.生活辅导
  • D.择业指导
  • E.卫生引导
35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  )。

  • A.有所联系,有所区别
  • B.教学包含了所有的智育活动
  • C.智育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 D.在一定程度上教学等同于智育
  • E.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施
36

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

  • A.将课程分成小单元,及时激励
  • B.扩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37

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  )特性。

  • A.社会性
  • B.历史性
  • C.阶级性
  • D.民族性
  • E.继承性
38

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学制类型有(  )。

  • A.双轨制学制
  • B.六三三制学制
  • C.单轨制学制
  • D.分支制学制
  • E.壬寅学制
39

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的三种主要表达方式是(  )。

  • A.环境文化
  • B.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和体系
  • C.规章制度
  • D.角色规范
  • E.价值成分
40

说服的方法包括(  )。

  • A.讲解
  • B.谈话
  • C.报告
  • D.讨论
  • E.参观
41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  )。

  • A.人一人关系
  • B.人一物关系
  • C.授一受关系
  • D.朋友关系
42

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 A.教育目的
  • B.培养目标
  • C.课程目标
  • D.教学目标
43

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 A.工具性课程
  • B.知识性课程
  • C.学科中心课程
  • D.技能性课程
  • E.实践性课程
47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
  • B.文化
  • C.科学技术
  • D.政治经济制度
49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 A.上课
  • B.读书和作业
  • C.活动和交往
  • D.谈话和讨论
52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  )的观点。

  • A.赫尔巴特
  • B.皮亚杰
  • C.杜威
  • D.瓦?根舍因
56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  )。

  • A.发现学习教学法
  • B.探究研讨法
  • C.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 D.暗示教学法
58

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的教学环节是(  )。

  • A.检查复习
  • B.组织教学
  • C.讲授新教材
  • D.布置课外作业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面”,即(  )。

  • A.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扫除青壮年文盲
  • B.全面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发展职业教育
  • C.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D.全面发展,面向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