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标准预测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4

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 B.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25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 A.备课
  • B.上课
  •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 D.课外辅导
26

德育方法中的说服法包括(  )。

  • A.讲解、谈话、报告、参观
  • B.讲解、谈话、讨论、参观
  • C.讲解、谈话、示范、参观
  • D.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
27

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论争,其实质是关于(  )的论争。

  • A.知识与能力
  •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 C.分科与综合
  • D.知识与思想
28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 B.《论演说家的培养》
  • C.《普通教育学》
  •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9

(  )是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的体现。

  • A.崇高的职业道德
  • B.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 C.教育理论知识
  • D.文化科学知识
31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32

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 A.第斯多惠
  • B.瓦根舍因
  • C.赫尔巴特
  • D.韦特海默
33

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

  • A.理论联系实际
  • B.做到因材施教
  • C.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4

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  )。

  •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
  • 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 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
36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 A.知识的传授
  • B.发展学生的能力
  •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8

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

  • A.经济收入
  • B.良好的公共关系
  • C.学校绩效
  • D.政治影响
39

《教师资格条件》规定,依据教师法第l4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将(  )。

  • A.3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B.5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C.10年以后可以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 D.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
40

最古老、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

  • A.讨论法
  • B.谈话法
  • C.讲授法
  • D.实践法
41

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活动
  • B.沟通
  • C.教劳结合
  • D.协调
42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 A.现实性
  • B.必然性
  • C.方向性
  • D.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