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临考冲刺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根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根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并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

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生命的光彩。

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台湾小孩写的诗。其中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未被僵硬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节选自曹文轩《不可缠绕的心灵》)

问题:

(1)结合全文,说说“生命的光彩”的含义。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3)“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中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所以教师必须(  )。

  • A.为人师表
  • B.廉洁从教
  • C.爱国守法
  • D.终身学习
6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不包括(  )。

  • A.《仲夏夜之梦》
  • B.《第十二夜》
  • C.《亨利八世》
  • D.《皆大欢喜》
8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家庭、学校对未成年人具有(  )责任。

  • A.监护、教育、管教
  • B.教育、管教、感化
  • C.保护、教育、监管
  • D.教育、感化、保护
11

某小学安排学生在危房里上课,此行为主要违反了(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

在我国颁布的四个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关爱学生”的文件是(  )。

  • A.1984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 B.1991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C.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 D.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3

首次确定“教师是一项专门的职业”的文件是(  )。

  •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 B.《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代码》
  • C.《教师资格条件》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故事家喻户晓。例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等。
  • B.《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 C.鲁迅的《狂人日记》收在短篇小说集《彷徨》中,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作品鲜明地表现了对愚弱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 D.《变形记》《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都是俄国作家卡夫卡的短篇小说。
15

下列关于我国近代前期科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洋务运动引进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B.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引入国内,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 C.1909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全线通车
  • D.李善兰和徐寿合作试制出我国第一艘木制蒸汽轮船,标志着我国近代造船业迈出了第一步
16

除了教师的任职条件外,班主任的选聘还有其他基本条件。下列不属于班主任选聘条件的是(  )。

  • A.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 B.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 C.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 D.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19

提出勾股定理的古希腊科学家是(  )。

  • A.亚里士多德
  • B.毕达哥拉斯
  • C.阿基米德
  • D.柏拉图
20

《教师法》第37条规定了“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具体情形(条款)。其中不包括(  )。

  •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 B.教学方法不当,造成教学质量较差的
  •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1

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  )。

  • A.师生关系就是父子关系
  • B.师生关系基本等同于父子关系
  • C.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又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 D.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7

门是隐秘、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度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格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

  • A.人需要有门排除外界干扰,以提高脑子的思考力
  • B.人需要有门,使自己不受拘束,自主地生活
  • C.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马群,有赖于门做一些必要的回避
  • D.人是有思想感情的,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天地
28

创作《国际歌》的是(  )。

  • A.聂海
  • B.马克思
  • C.狄盖特
  • D.舒伯特
29

张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要求全班学生自费购买他指定的辅导用书,张老师(  )。

  • A.是在行使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权利
  • B.是在行使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
  • C.的行为符合自由选择的教科书的规定
  • D.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为人师表的规定
30

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  )。

  • A.专门化一非专门化一专业化三个阶段
  • B.专业化一专门化一非专门化三个阶段
  • C.非专门化一专门化一专业化三个阶段
  • D.非专门化一专业化一专门化三个阶段
32

现行《义务教育法》规定,加强教师培养工作,发展教师教育的部门是(  )。

  • A.县级人民政府
  •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4

下列不属于常用课件制作工具的是(  )。

  • A.PowerPoint
  • B.Fireworks
  • C.F1ash
  • D.Authorware
35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于(  )。

  • A.春秋战国时期
  • B.周朝
  • C.夏朝
  • D.汉朝
37

0世纪末,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的理论基础是(  )。

  • A.个人本位理论
  • B.文化本位理论
  • C.全面发展学说
  • D.社会本位理论
40

人都不可能不犯错误,不一定所有人都会犯严重错误。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 A.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 B.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 C.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有的人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 D.人都一定会犯错误,但所有的人都可能不犯严重错误。
42

现代学生观坚持(  )。

  • A.以人为本
  • B.以教材为本
  • C.以课堂为本
  • D.以活动为本
45

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

  • A.山之南、水之南
  • B.山之南、水之北
  • C.山之北、水之北
  • D.山之北、水之南
46

夏络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  )。

  • A.《玛丽?巴顿》
  • B.《双城记》
  • C.《简?爱》
  • D.《呼啸山庄》
47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一法律规定始于(  )。

  • A.《义务教育法77(1986)
  • B.《义务教育法)7(2006)
  • C.《教育法》
  • D.《宪法》
49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正在形成,但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当前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  )。

  • A.降低或放弃对家长配合自己工作的期望
  • B.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与家长携手做好教育工作
  • C.督促家长,让家长成为自己的“助教”
  • D.在孩子面前嘲笑这些家长太无能
51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是(  )。

  • A.沃尔特?司各特
  • B.约翰?济慈
  • C.托马斯?哈代
  • D.简?奥斯汀
52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若干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其中不包括(  )。

  • A.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 B.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