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 C.教育与惩罚并用
- D.不教育也不惩罚
- A.《宪法》
- B.《教育法》
- C.《义务教育法》
- D.《教师法》
- A.抽象与概括
- B.分析与综合
- C.归纳与演绎
- D.分类与比较
- A.小珍没参加
- B.小马没参加
- C.小丹没参加
- D.小明没参加
- A.8小时内
- B.12小时内
- C.24小时内
- D.48小时内
- A.自省
- B.慎独
- C.他律
- D.自律
- A.爱国守法
- B.爱岗敬业
- C.关爱学生
- D.教书育人
- A.甲骨文、小篆、金文、隶书、楷书、行书
- B.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 D.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
- A.1995年3月18日和1995年7月1日
- B.1995年3月18日和1995年9月1日
- C.1995年3月18日和1995年9月10日
- D.1995年8月13日和1995年9月1日
- A.秦山核电站
- B.岭澳核电站
- C.大亚湾核电站
- D.田湾核电站
- A.凯洛夫
- B.加里宁
- C.马卡连柯
- D.赞可夫
- A.水母
- B.海藻
- C.西瓜
- D.河虾
- A.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
-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 18
-
虎山长城遗址除一号台址发现很少的残砖之外,其他地方均没有发现城砖。虎山村及其附近村庄也没有从长城上拆下城砖用于民房建筑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虎山长城用砖是极少的。上述推测还需要隐含的假设是( )。
- A.当地县志记载虎山长城是夯土筑成
- B.虎山长城遗址附近没有发现古砖窑
- C.此地山高坡陡,城砖难以运进
- D.此地土质极差,不适于烧制长城用砖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或在,决不会遭此大败。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 B.巴金的《家》写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它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上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其中写了一个幼稚而大胆的旧礼教的叛徒~一觉慧。
- C.郭沫若创作的《女神之再生》和《凤凰涅粱》,分别借用了我国女娲炼石补天和天方国古代的神鸟“菲尼克司”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材料。
- D.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他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 A.差异性
- B.不均衡性
- C.阶段性
- D.顺序性
- A.属于利用职权谋私
- B.是尊重家长、关爱学生的表现
- C.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 D.是为了提高全班的学习成绩
- A.剪纸
- B.青岛“啤酒节”
- C.绍兴黄酒的酿制
- D.白蛇的传说
- A.“以人为本”在教育活动中,也就是“以学生和教师为本”
- B.“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就是素质教育
- C.“以人为本”就一定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上
- D.“以人为本”强调人的特长发展,而非全面发展。
- A.教育语言有失规范
- B.无视学生人格尊严
- C.批评学生严而有格
- D.管理学生严慈相济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原始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 B.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原始节肢动物
- C.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哺乳类
-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 A.校长办事积极果断,工作能力强
- B.侵犯了教职工的获取劳动报酬权
- C.违反了国家要求的不得对学校和教师乱摊派的规定
- D.侵犯了教职工的个人财产自主权
- A.美国、丹麦、津巴布韦
- B.澳大利亚、中国香港、芬兰
- C.爱尔兰、新加坡、南非
- D.新西兰、瑞士、菲律宾
- A.教师时时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言行来影响学生
- B.教师对学生下命令时,身体姿态一定要端庄、正确
- C.教师自己走路出行时,身体姿势和步伐一定要端正
- D.教师自己做好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就会学好
- A.当地县教育局
- B.当地县人民政府
- C.地市教育局
- D.省教育厅
- A.①⑤⑦
- B.②⑥⑧
- C.③⑦⑧
- D.③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