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1

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跳级,体现了(  )原则。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因材施教
  • D.巩固性
12

我国小学课程的设计要适合小学儿童(  )的特点。

  • A.知识掌握
  • B.能力培养
  • C.品德养成
  • D.身心发展
14

课程计划的中心是(  )。

  • A.科目设置
  • B.学科顺序
  • C.课时分配
  • D.学周编制
15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 B.有意义发现学习
  • C.发现学习
  • D.探究学习
16

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战国后期的(  )。

  • A.《大学》
  • B.《中庸》
  • C.《学记》
  • D.《论语》
17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是指(  )。

  • A.课程计划
  • B.课程标准
  • C.课程类型
  • D.课本
19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

  • A.道德认识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20

《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 A.因材施教原则
  • B.循序渐进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启发性原则
22

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

  • A.基础型课程
  • B.拓展型课程
  • C.研究型课程
  • D.学校课程
23

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英语音标的学习的影响是(  )。

  • A.一般迁移
  • B.特殊迁移
  • C.负迁移
  • D.垂直迁移
24

教育心理学的完善时期是(  )。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至50年代
  • C.20世纪60至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5

著名的“白板说”的倡导者是(  )。

  • A.卢梭
  • B.杜威
  • C.洛克
  • D.斯宾塞
27

“量杯”实验的策划者是(  )。

  • A.布卢姆
  • B.加涅
  • C.斯金纳
  • D.陆钦斯
28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天然的(  )。

  • A.可爱性
  • B.可敬性
  • C.权威性
  • D.厌恶性
29

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划分标准是(  )。

  • A.课程的制定者
  • B.课程的任务
  • C.课程的组织方式
  • D.课程的功能
30

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是(  )

  • A.示范
  • B.讲解
  • C.练习
  • D.反馈
32

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 A.教学方法
  • B.教学内容
  • C.教学组织形式
  • D.考试制度
33

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制度化的是(  )。

  • A.察举制
  • B.举孝廉
  • C.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35

对学校教育来说,课外活动(  )。

  • A.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是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施加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
  • B.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因此要替代课堂教学
  • C.并不是正规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是正规的教育活动
  • D.是课堂之外的,不可能与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37

学生解答问题时,“一题多解”探求多种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  )。

  • A.发散思维
  • B.聚合思维
  • C.概括思维
  • D.间接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