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材料二:

纪昌学射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qī)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学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 “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等到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的时候,你再来见我吧!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shī)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9

进行体态表达技能的训练基础是(  )。

  • A.表情的训练
  • B.与口语表达配合的训练
  • C.表意的训练
  • D.表达器官功能的训练
10

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记忆知识的学习策略属于(  )。

  • A.组织策略
  • B.精细加工策略
  • C.复述策略
  • D.元认知策略
13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  )。

  • A.后勤职工
  • B.行政干部
  • C.学生
  • D.教师
14

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

  • A.校长
  • B.教育主任
  • C.班主任
  • D.科任教师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 B.信息相互干扰
  • C.痕迹消退
  • D.压抑
19

教科书的主体部分是(  )。

  • A.提纲
  • B.课文
  • C.目录
  • D.习题
20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21

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 A.信号学习
  • B.连锁学习
  • C.辨别学习
  • D.言语联结学习
22

“四有、两爱、两精神”的教育目的出自(  )。

  •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3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  )三个阶段进行。

  • A.导入、详述和汇总
  • B.导入、分析和汇总
  • C.分析、详述和总结
  • D.分析、质疑和总结
24

小学教学科目的设置基本是以(  )为依据。

  • A.知识的分类
  • B.技能的分类
  • C.目标的分类
  • D.科学的分类
25

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 C.20世纪60至70年代
  •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6

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

  • A.儿童主体的活动
  • 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 C.家庭和社会教育
  • D.社会环境
27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  )。

  • A.系统化
  • B.专门化
  • C.复杂化
  • D.多样化
28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

  • A.少先队活动
  • B.班主任工作
  • C.课外活动
  • D.思想品德课
30

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是(  )。

  • A.课堂约定
  • B.课堂常规
  • C.课堂行为
  • D.课堂情境
31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  )原则的集中体现。

  • A.启发性
  • B.直观性
  • C.巩固性
  • D.循序渐进
32

“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差异性
  • C.不均衡性
  • D.顺序性
33

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

  • A.领会知识
  • B.巩固知识
  • C.运用知识
  • D.检查知识
34

童年期是生理发展(  )的时期。

  • A.相对稳定与不平衡
  • B.变化与不平衡
  • C.相对稳定与平衡
  • D.变化与平衡
35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  )阶段。

  • A.生理自我
  • B.社会自我
  • C.心理自我
  • D.虚拟自我
37

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

  • A.多维思维
  • B.思维的可逆性
  • C.具体逻辑推理
  • D.守恒观念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