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材料二:

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荼,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10

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杜威
  • D.凯洛夫
12

测验主要以(  )进行。

  • A.口试
  • B.笔试
  • C.面试
  • D.交谈
13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

  • A.3~5岁
  • B.5~7岁
  • C.8~10岁
  • D.11~13岁
15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 A.教学媒体
  • B.教师
  • C.教学内容
  • D.教学方法
16

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 A.正强化
  • B.负强化
  • C.消退
  • D.惩罚
18

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是(  )。

  • A.自我评价能力
  • B.自我激励能力
  • C.自我调控能力
  • D.自我分析能力
19

“明人伦”是我国(  )社会的学校教育目的。

  • A.原始
  • B.现代
  • C.古代
  • D.民国时期
21

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 A.普及教育
  • B.普及基础教育
  • C.普及国民教育
  • D.普及义务教育
22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 A.认识活动
  • B.教师教的活动
  • C.学生学的活动
  • D.课堂活动
24

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称之为(  )。

  • A.教育目的
  • B.教育方针
  • C.培养目标
  • D.教学目标
26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分析与传统心理学的分析的主要差异是(

  • A.强调解题过程分析
  • B.强调解题策略分析
  • C.强调知识与人格特征相互作用分析
  • D.强调不同类型知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析
27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

  • A.自然属性
  • B.社会属性
  • C.实践属性
  • D.现实属性
29

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 A.加涅
  • B.布卢姆
  • C.波斯纳
  • D.罗森塔尔
32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  )。

  • A.夸美纽斯
  • B.赫尔巴特
  • C.斯宾塞
  • D.裴斯泰洛齐
33

(  )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A.夸美纽斯
  • B.苏霍姆林斯基
  • C.加里宁
  • D.马卡连柯
35

当学生遭遇失败或取得成功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

  • A.能力归因
  • B.努力归因
  • C.运气归因
  • D.任务难度
36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 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地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 C.专家型教师往往比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 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38

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 A.1878年
  • B.1887年
  • C.1897年
  • D.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