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试卷(4)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材料二:

望月

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

“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天边那些淡淡的云絮在不知不觉中聚集起来,一会儿,月光就被云层封锁了。“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小外甥打了个呵欠,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

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11

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

  • A.皮亚杰
  • B.布鲁纳
  • C.维果斯基
  • D.埃里克森
13

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  )。

  • A.小组活动
  • B.少先队活动
  • C.班级教育活动
  • D.课外活动
1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  )。

  • A.复杂性、创造性
  • B.连续性、广延性
  • C.长期性、间接性
  • D.主体性、示范性
15

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是(  )。

  • A.学生管理
  • B.教学管理
  • C.生活管理
  • D.人事管理
18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

  • A.教学为主
  • B.德育为主
  • C.教师为主
  • D.学生为主
19

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集中反映是(  )。

  • A.共同的目标
  • B.班风
  • C.群体意识
  • D.班集体舆论
20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 A.符号学习
  • B.概念学习
  • C.命题学习
  • D.上位学习
22

以下反映迁移的词语是(  )。

  • A.习性结合
  • B.教学相关
  • C.触类旁通
  • D.不愤不启
24

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  )。

  • A.逆向迁移
  • B.负迁移
  • C.顺向迁移
  • D.正迁移
25

我国最早采用的班级授课制是在(  )。

  • A.1862年
  • B.1898年
  • C.1902年
  • D.1922年
27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 A.松散群体
  • B.联合群体
  • C.非正式群体
  • D.集体
29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  )。

  • A.“泛德教育”
  • B.“泛体教育”
  • C.“泛美教育”
  • D.“泛智教育”
30

(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 A.教学计划
  • B.教学大纲
  • C.教材
  • D.课程表
31

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  )。

  • 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 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 C.洛克和《教育漫话》
  • D.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32

国家对小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 A.小学教育目的
  • B.小学教育目标
  • C.小学教育原则
  • D.小学教育内容
33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 A.形象思维
  • B.聚合思维
  • C.直觉思维
  • D.发散思维
34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 A.教师
  • B.学生
  • C.内容
  • D.课程
36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  )。

  • A.忽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
  • B.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 C.忽视知识的系统性、整体性
  • D.强调要以儿童为中心
37

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  )。

  • A.规章制度
  • B.集体舆论
  • C.生活准则
  • D.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