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 A.相互衔接
  • B.循序渐进
  • C.长善救失
  • D.教学相长
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 

  • A.推行回归教育
  • B.实施终身教育
  • C.改革正规教育
  • D.发展成人教育
12

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 

  • A.0—6岁
  • B.6—9岁 
  • C.9—16岁
  • D.16至成年 
13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  )。

  • A.道德认知
  • B.道德情感
  • C.道德意志
  • D.道德行为
15

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 A.课程内容
  • B.课程目标
  • C.课程结构
  • D.课程理念
17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

  •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 
  •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
19

不属于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是(  )。 

  • A.诊断性评价
  • B.形成性评价
  • C.总结性评价
  • D.非正式评定
21

班主任工作是从(  )开始的。

  • A.评定学生操行
  • B.教育个别学生
  • C.了解和研究学生
  • D.组织班集体
23

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 

  •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24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 A.教育与生活
  • B.教育与经济 
  • C.教育与政治
  •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5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

  • A.语文课上小李做数学作业
  •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 C.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 D.陈英每天独自读几小时文学名著
26

人际吸引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和(  )

  • A.态度一致
  • B.行动一致
  • C.观点趋同
  • D.相互理解与扶持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

  • A.《论语》
  • B.《学记》
  • C.《四书集注》
  • D.《孟子》
2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 A.知识.智力.能力
  • 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
  •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D.知识.智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