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标准预测试卷(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 A.北欧的尼德兰
  • B.捷克的夸美纽斯
  • C.法国的斯图谟
  • D.德国的福禄培尔
11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 A.皮格马利翁
  • B.勒温 
  • C.罗森塔尔
  • D.夸美纽斯
12

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 B.社会意识形态
  • C.政治经济制度
  • D.民族文化传统
13

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  )。

  • A.只具有个人的意义
  • B.只有小集团意义
  • C.依赖兴趣的作用
  • D.没有政治意义
14

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阶段性 
  • D.个别差异性
15

广义的教学,包括所有(  )的共同活动。

  • A.教与学
  • B.教师与教师
  • C.人与人
  • D.学与学生
17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

  • A.修养和处世方法
  • B.身份和地位
  • C.交往方式与方法
  • D.需要满足的程度
19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 A.适应现象
  • B.听觉适应
  • C.嗅觉刺激
  • D.味觉刺激
20

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  )。

  • 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
  • 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
  • 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
  • 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
21

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的哪一层的标准?(  )

  • A.非病状态
  • B.良好适应状态 
  • C.理想状态
  • D.正常状态 
22

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 A.审美教育
  • B.五讲四美教育
  • C.美好生活教育
  • D.美好思想教育
23

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

  • A.美育
  • B.劳动教育 
  • C.爱国主义教育 
  • D.美育、劳动教育
24

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26

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 

  • A.知识素养之一
  • B.能力素养之一
  • C.思想道德素养之一
  • D.基本任务之一
27

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

  •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
  • 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28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 B.以分科课程为主 
  •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