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4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晏子使楚》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我们看第一行有一个词:侮辱。同学们,这个词不但要读准,它也是我们课文中非常关键的一个词。那么你们知道,“侮辱”是什么意思吗?

生:侮辱就是羞辱,就是使对方难堪。

师:非常好!那么在这篇课文中,是谁想羞辱谁呢?

生:是楚王想羞辱晏子。

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文章的大概内容。但是有一些词,它可能和我们平时习惯的用法不一样。同学们,你们看,在最后一行有一个词:笑嘻嘻,平时我们说“笑嘻嘻”是用在什么情况下?

生:我很高兴的时候才会“笑嘻嘻”。

师:那么在这篇文章中,你结合到那个句子中读一读,请打开最后一页,在最上面的一行,找到那个句子了吗?谁来读一下?

生: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

师:那么在这个句子中,“笑嘻嘻”还是我们那个高兴的笑吗?笑得那么单纯吗?

生:我认为不是了,他是那种得意的感觉,他有意想侮辱晏子。所以他正好看到有这样的犯人是齐国的人,所以说他很得意。

师:噢!这种“笑嘻嘻”透着一种得意。

生:这种笑嘻嘻应该是嘲笑。

师:对,还有一种嘲讽的意味。还有吗?

生:讽刺的意味有一点。

师:对,是一种讽刺,是一种不怀好意。同学们,当我们把这些词的意思理解了,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课文了。我们一起把这些词读一遍。

问题: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20分)

10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

  • A.社会自我
  • B.心理自我
  • C.生理自我
  • D.精神自我
13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决定作用
  • B.领导作用
  • C.纽带和桥梁作用
  • D.核心作用
14

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 A.行为改变法
  • B.认知改变法
  • C.精神分析法
  • D.运动改变法
15

狭义的德育专指(  )。

  • A.家庭德育
  • B.学校德育
  • C.社会德育
  • D.社区德育
16

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 A.孟禄
  • B.利托尔诺
  • C.霍尔
  • D.华生
19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  )。

  • A.成立了班委会
  • B.开展了班级工作
  • C.形成了正确舆论
  •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22

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A.教学
  • B.课外活动
  • C.社会实践
  • D.校外活动
23

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

  • A.泰勒
  • B.夸美纽斯
  • C.裴斯泰洛齐
  • D.凯洛夫
24

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 B.示范教育法
  • C.实际锻炼法
  • D.陶冶教育法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

  • A.道德品质
  • B.道德行为
  • C.道德形象
  • D.道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