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分突破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因材施教”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  )。

  • A.顺序性
  • B.不平衡性
  • C.互补性
  • D.个体差异性
8

在课程设计模式中,“泰勒原理”在组织学习经验时提出了应遵守的三个准则,是(  )。

  • A.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 B.连续性、探索性、合作性
  • C.探索性、顺序性、整合性
  • D.探索性、合作性、整合性
9

加工深度理论是由(  )等人提出的。

  • A.佩维奥
  • B.克瑞克
  • C.阿特金森
  • D.谢夫林
11

“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启发性原则
  • B.因材施教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 D.量力性原则
13

教师预备采用探究型教学方式,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30个学生,18个男生,12个女生.下列分组方法最好的是(  )。

  • A.学生在课前自愿分组,每组5—6人,组内自行推举小组长,最后把名单交给教师
  • B.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成绩顺序来分,好的一组,中等的一组,差的一组
  • C.教师来分组,分成6组,按照学号的顺序来分
  • D.学生自愿分组,人数不限
14

画线是阅读时常用的一种(  )。

  • A.精加工策略
  • B.复述策略
  • C.组织策略
  • D.资源管理策略
15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中的(  )。

  • A.导向功能
  • B.激活功能
  • C.强化功能
  • D.调节与维持功能
17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 A.理解和研究学生
  •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20

画线是学习者在阅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 A.资源管理策略
  • B.组织策略
  • C.复述策略
  • D.精细加工策略
21

下列关于课程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课程应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
  • B.新课程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C.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
  • D.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努力都能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23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是指(  )。

  • A.言行一致原则
  • 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26

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 A.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
  • B.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
  •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的人
  •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