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绝密押题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依据新课程知识对《自然之道》(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写一篇教学设计。

要求:(1)结合学生特点;(2)教学过程要具体;(3)体现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自然之道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他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的欢乐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

9

教师教学反思的最主要研究视角是( )。

  • A.以回顾学生的视角进行反思
  • B.通过约请同事、专家观察自己的教学
  • C.通过阅读理论文献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 D.以教师的视角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2

传染病流行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 A.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
  • B.有病原体
  • C.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
  • D.有人群易感,即可流行
13

下面对于差生的教育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差生被安排在远离教师的座位上,或者安排在近处的便于控制的位置上
  • B.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差生,当课堂出现干扰时,教师倒是经常向差生望去
  • C.对差生回答问题出错的时候,少直接批评
  • D.差生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没等其说完
15

下列选项中,体现德育方法中的榜样示范法的是( )。

  •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6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19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0

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 )。

  • A.神话起源说 
  • B.心理起源说
  • C.生物起源说 
  • D.劳动起源说
21

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 )。

  • 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
  • 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
  • C.善于利用“突发事件”
  • D.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
22

“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 B.差异性
  • C.顺序性 
  • D.不均衡性
23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 )。

  • A.符号记忆 
  • B.抽象记忆 
  • C.命题记忆 
  • D.形象记忆
24

《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循序渐进原则 
  • B.巩固性原则
  • C.因材施教原则 
  • D.直观性原则
25

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 A.小学教育目的 
  • B.小学教育目标
  • C.小学教育原则 
  • D.小学教育内容